傳統的Offline Payment
支付是人們交易的手段,回溯歷史課本上的示意圖,從人們以物易物到紙鈔的出現為交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再到現在只需輕觸屏幕幾下,商品就會直接送到家。從物品交換到數位支付,我們的支付方式不斷進化,特別是 2000 年後,數位支付興起並繁盛發展。希望藉由這篇支付歷史大寶典,能帶讀者回顧支付的背景以及演進,透過觀察前路人在金融領域的努力,鑑往知來,能對未來的支付方向有所啟發與期待。
接下來會依照時間軸,先行介紹線下的交易工具,讓讀者能看到Offline Payment 經歷過哪些時期,以及對未來的數位支付帶來哪些影響。作為接續,將於第二篇文章:支付發展簡史(下)中介紹線上的各種支付工具以及演進過程。
貨幣登上歷史舞台
在錢的概念出現之前,早期人類社會採用直接物物交換,透過彼此交換商品和服務來滿足需求。這種交換方式受限於雙方是否需要對方的商品或服務,缺乏一般媒介。因此不易達成「慾望的雙重一致性」(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即買賣雙方在商品種類、數量、品質、交換比率都必須一致。簡單來說就是「我的東西是你要的,你的東西是我要的」。並且這種交易方式會造成時間或人力的損失,交易成本過高。故人們開始思考要如何能更效率的進行交易,貨幣與支付制度應運而生。
紙幣(Paper money)
800 年代的唐朝飛錢代表歷史上第一次實際使用紙幣概念的例子,被視為紙幣的前身。
到了 1816 年,《英國硬幣法》(56 Geo. 3. c. 68),也被稱作 1816 年硬幣法或利物浦法案,當時為了解決由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引起的經濟問題,便需定義英鎊與黃金之間的價值換算。這也是第一次在國家的貨幣系統中正式引入金本位制,使當時的英格蘭王國(現英國的一部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正式採用金本位制的國家。這項法案的主要目的是:1) 禁用銀幣,2) 建立單一的黃金標準。到 1900 年,大部分已開發國家都採用與黃金掛鉤的貨幣體系。
最早的金融服務:支票與電匯
支票(Cheque)
現代支票的形式最早起源於英國。 在17世紀末,英格蘭的金融體系逐漸發展,人們開始使用"支票"這個術語來描述一種付款工具,當時稱它們為提款票據(drawn notes)。 讓民眾可以從銀行帳戶中提取資金,並且要求銀行立刻支付這筆款項,被視為支票的前身。最早的支票可能是由金融家和商人創建的,用於方便交易。 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倫敦的金融中心開始出現支票交換的實踐。18世紀晚期,支票制度逐漸在英國的商業和金融領域中廣泛採用。 支票的概念傳播到其他國家,逐漸成為現代金融體系的一部分。
支票允許人們以一種更方便的方式進行支付和轉賬,極大地促進了商業和金融交易的發展。
電匯(Wire transfer)
電匯是至今都會用於國際轉帳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銀行間的直接溝通與轉帳,主要透過 SWIFT 的全球銀行網絡來進行。轉帳過程中,通常會經過中介銀行,依據交易金額大小收取台幣 800~3,000 不等的手續費,且每一家中介銀行都會收取,因此成本相對高。
西聯公司於 1872 年開始在其電報網絡上提供電匯服務,被視為電匯的先驅,被視為最早開始進行跨境支付的公司。當時,人們在電報辦公室支付款項後,操作員會透過電報將資金轉移至另一個辦公室,並透過密碼授權給收款人。
早期的電報是透過架設在陸地上的實體電線來進行通訊,傳送距離受限,無法越過海洋。1850 年,第一條海底電纜完工,連接英國和歐洲大陸。到了 1902 年,首次實現了無線電橫越大西洋的通訊,使得船隻在海上也能保持通訊,並在緊急時發送求救訊號。
SWIFT 是一個國際金融通訊系統,連接全球金融機構和銀行,提供報文傳送的平台以及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目前已經連接超過 11,000 家銀行、證券公司以及金融機構,遍布於 200 多個國家。
信用概念出現
1908 年,福特推出以「適合大眾擁有」為定位的汽車,當時售價為 850 美元。即便被定位為「平價商品」,但對於當時的普通家庭來說,一次性支付這筆錢仍然是一筆負擔,大多數家庭需要積攢好幾年的積蓄才能購買。而到了1919 年,即一戰結束後的第一年,美國逐漸站穩腳步成為生產大國,通用汽車(GM)便開始思考如何快速搶佔市場,當時的總裁 Alfred P. Sloan 欲成立一個融資部門 General Motors Acceptance Corporation(GMAC),使顧客可以用 Credit 購買汽車,簡單來說,就是通用汽車支付他們買車需要的額外資金。
該汽車貸款計劃要求顧客支付 35% 的首付款,剩餘的款項在一年內分期付清。這種分期付款的銷售方式,不僅幫助通用汽車拓展市場份額,也改變購買和銷售高價產品的方式。通用汽車開創的信用系統也被視為後面信用卡推出的關鍵。
信用卡(Credit card)
McNamara 用餐時發現自己身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餐費。於是他發想如何用硬紙板製作的卡片付款,被歷史學家視為信用卡的起點。
信用卡的前身被稱為 Charga-plate(參考下圖),類似於軍牌的金屬板,1930-1950 年被百貨公司廣泛應用,每家百貨公司都會向其顧客發行自己的商店板。
圖片來源:HistoryofInformation.com
後來演變成簽帳卡(Charge Card),通常是由百貨公司、餐廳等企業發行的,使顧客能先消費再在月底一次性支付所有費用。1952 年美國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是第一家發行這種憑證的銀行。簽帳卡(Charge Card)沒有循環利息且沒有消費限制,但使用者必須每月全額償還賬單。當時,三大主要發卡機構是大來卡(Diners Club Card)、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和Carte Blanche,它們主要與旅遊和娛樂行業合作發卡。
圖片來源:https://content.cdntwrk.com/files/aHViPTExOTk0MSZjbWQ9aXRlbWVkaXRvcmltYWdlJmZpbGVuYW1lPWl0ZW1lZGl0b3JpbWFnZV82MDlhODYyNDc1MzE0LmpwZyZ2ZXJzaW9uPTAwMDAmc2lnPTUxZDU1MjNiNTE4ZmFlZGQ0NzFmMTkzYTE0YjlmYjM4
信用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49 年。當時,紐約金融大亨 McNamara 在一次用餐時發現自己身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餐費。次年他便創立「Diners Club」(大來俱樂部)。在創立後不久,他回到同一家餐廳,並使用一張硬紙板製作的信用卡加上簽名來支付他的餐費。這次用餐被 Diners Club 在其官方歷史記載中稱為「第一次晚餐」,而歷史學家則將其視為信用卡的起點。
截至 1950 年底,Diners Club 會員數達到 2 萬人,並在 1951 年底增加到 4.2 萬人。當時,該公司向合作商家收取交易額的 7% 作為手續費,同時向持卡人收取每年 5 美元的會費。
目前,國際上主要的發卡組織有: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JCB、Diners 以及中國銀聯,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過去的文章(連結)。
信用卡的衍生產品
(一)簽帳金融卡(Debit card)
簽帳金融卡是一種類似於信用卡的支付工具,主要差異是使用者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所需的款項必須已經預存於其銀行帳戶中。當交易發生時,資金會立刻從持卡人的帳戶轉移到商家帳戶,用於支付費用。相較於信用卡,這種機制確保了交易的進行,同時也避免超支的風險。
(二)信用評分制度(Credit Scores)
信用評分始於 1800 年代,當時企業開始記錄他們的貸款對象、還款金額及其準時性,爾後,隨著技術發展使得數據能夠儲存於電腦,1950年代的工程師威廉·費爾(William Fair)和數學家厄爾·艾薩克(Earl Isaac) 創建一套標準化的信用評分系統,以公平地評估個人的信用狀況。
Experian、TransUnion 和 Equifax 這三家主要的徵信機構是幾乎所有信用評分的記錄保存者。使用的兩種主要評分系統是 FICO 和 VantageScore。評分系統主要考量以下五個因素:付款歷史(佔 35%)、欠款金額(佔 30%)、信用歷史長度(佔 15%)、信用類型(佔 10%)以及新的信用查詢(佔 10%)。
FICO 分數使用最為廣泛,最初被稱為 Fair Isaac Company,分數範圍也是 300-850 分,670-739 分通常被認為是中上的等級。每家信用評估機構都會生成自己的 FICO 分數,因此在 Experian 的 FICO 分數可能會與在 TransUnion 的分數略有不同,主要因各機構使用的算法有所差異。VantageScore 則利用三大信用報告機構的數據來產生信用評分,分數範圍同樣是 300-850分。在VantageScore 系統中,661-780 分通常被視為良好的分數。根據這兩個系統,信用分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優秀:800–850分
非常好:740–799分
良好:670–739分
普通:580–669分
差:300–579分
24hr的金融服務
自動櫃員機(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1960 年,Luther George Simjian 發明自動存款機,可以存放硬幣、現金和支票,但無法提款,次年便推出試驗性的 Bankograph,最終由於客戶接受度不高,這台機器在投入使用六個月後就被拆除。然而,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 1967 年,由John Shepherd-Barron 領導的德拉魯印刷公司工程團隊製造出自動取款機。這台機器首次在英國恩菲爾德的巴克萊銀行使用,被命名為 De La Rue 自動現金系統(De La Rue Automatic Cash System),並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自動櫃員機,其運作方式是通過插入特殊的紙質支票來進行交易,支票上標有碳-14,使機器能夠讀取。
在世界任何角落,或者至少在英國,人們都能輕鬆取得自己的錢 — John Shepherd-Barron
而 ATM的設立擴大了銀行的服務範圍,使得客戶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方便地進行交易。這對於銀行擴大市場份额和客戶基礎非常重要。目前全球的 ATM 數量約為 320 萬台。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 2010 年代後期,由於無現金支付的普及,自動櫃員機(ATM)的數量成長開始趨緩(參考下圖),以 2021 年的數據指出,平均每 10 萬成年人分配到 39.49 台,也是近十年第二次出現下滑的折點,且現有的 ATM 大多位於先進國家,再加上傳統金融步入數位轉型逾 10 年,因此推估 ATM 的數量可能持平或是逐年緩緩下滑。
圖片來源:Statista
金融數位化關鍵
代收代付(Automated Clearing House)
銀行每天會收到許多交易,而這些交易會先被儲存起來,然後分批發送到自動化清算所(ACH)進行資金結算的系統。ACH 分為 ACH Credit 和付款 ACH Debit 兩方。ACH Credit(收款方)由付款人發起,包括直接存款、薪資支付以及零售支付等。ACH Debit(付款方)由收款人在付款人預先授權下發起,主要涵蓋保險費、抵押貸款和等帳單。
ACH 的發展始於 1950 年代末,當時位於倫敦的結算銀行委員會著手改善支票結算流程的自動化。到了 1965 年,該委員會開始探索銀行間無紙化的資料交換潛力,最終促成 Inter-Bank Computer Bureau(IBCB)的成立,其主要任務是建立銀行內部的電腦化設施。1968 年,英國 BACS 成立首個應用 ACH 的國家。
與此同時,美國於 1968 年也有類似的發展。面對工資單支票數量的持續增加,一群支票結算所的協會成立特別委員會,稱為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Paperless Entries(SCOPE),該委員會目標是建立一個自動化支付系統。此外,當時的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也在同一時期研究如何提升美國支付系統的效率。1974 年成立全國自動清算所協會(Nacha)以規範 ACH 網路與規則。
如今,根據交易的金額大小和風險,以及結算成本的考量,發展出兩種主要的清算方式:即時總額清算和定時淨額清算。
即時總額清算(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主要用於大筆金額的交易,每筆交易都會即時單獨處理和結算。該方法對銀行的流動性和資金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央行需要支援銀行提供融資渠道。
定時淨額清算(Deferred Net Settlement, DNS):適用於較小金額的交易,交易會在指定時間點集中處理,並將多筆交易的金額進行抵消,只結算淨額。
支付終端機(Credit Card terminal)
在發展出支付終端機之前,商家使用一種手動的壓印機器(又稱為 ZipZap 機器),把信用卡上突起的資訊壓印到一張有碳粉的紙上。然後將紙條要送到銀行去處理,這個過程既麻煩又費時。1979 年,Visa 推出電子支付終端機,被視為最早的支付終端。同年,信用卡上也開始加裝磁條,讓卡片資訊能夠被電子化讀取,促進支付終端機的發展。
直到 1990 年代末,磁條卡開始被具電子晶片的卡片取代。為了提升安全性,人們需要將卡片插入信用卡終端機。爾後,非接觸式支付系統引入,增加讀取利用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的卡片的功能。
現今,全球主要的支付終端機供應商有三家,分別是 Ingenico、PAX Technology 和 VeriFone。他們不僅提供各式各樣的支付終端機,且持續根據國際支付行業的最新標準來開發新產品。在大多數國家,商家可以透過眾多分銷商獲得這些終端機,而分銷商提供後端技術支持,以便它們能夠與當地的支付網路或金融機構順利合作。
我們可以發現,ACH 可以說是金融機構朝向數位化的關鍵點,主要受惠於電腦的快速發展,自 1959 年首次與金融的業務連結,而逐步取代日常繁瑣的工作,從而導致線下支付工具與電腦的發展同步向上。
結語
1950 - 1970 年是線下交易最發達的時期,隨著Credit card(信用卡)、ATM(自動櫃員機)、ACH(代收代付)、First Credit Card terminal(支付終端機)在這段期間依序誕生,這些線下支付工具為金融體系注入了更大的靈活性和效率。它們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金融交易的時間,使得人們更容易完成購物、轉帳和其他財務活動。
信用卡的廣泛應用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使得消費者可以在不攜帶大量現金的情況下進行購物,同時也增加了購物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這為後來的線上支付奠定了基礎,因為信用卡信息可以被用於在網上進行交易。而ATM的普及推動了現金可在任何時刻被提取與儲存,不僅簡化了人們取款的流程,同時也提高了資金的流動性。這為線上支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因為人們更加習慣了無現金的交易模式。
ACH 系統的建立則實現了更快速、更可靠的電子轉帳。代收代付的能力使得企業和個人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支付和收款。這促進了更加快速和便捷的線上購物和交易。最後,首次出現的支付終端機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便捷、即時的支付方式。這種端到端的支付處理方式為後來的電子支付系統打下了基礎,使得商家能夠更容易接受線上支付。
至此我們一同走過Offline Payment 的歷史軌跡,而支付的發展不會停歇,線上支付接踵而至,即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與創新。關於Online Payment的故事,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首圖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