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企業數位轉型的需求,造成技術人才的缺口持續升高,相對的開發成本也上升。對於某些企業來說,原本根本就沒有技術團隊,數位轉型是難上加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市場上的No-Code(無程式碼)平台也開始被受到重視,高度易用性的平台,能讓更多非資訊背景的人都能投入其中,都能夠上手並運用。
公司介紹
Unqork 是一家專門開發企業保險和金融服務的No-Code 開發平台,總部位於紐約,旨在消除企業開發和應用程序持續維護的顧客痛點,以視覺化介面,提供金融、保險、不動產、教育、公部門、健康醫療等產業的開發平台模板,達到更低成本、更少時間打造符合特定需求的軟體,縮短想法到落地應用間的距離。
在疫情期間,Unqork僅用3天就為紐約市建立起官方疾控平台,為市民提供完整資訊,並協助政府配送食物、藥品給最需要的區域。
金融服務快速上線
Unqork 允許開發人員直接拖拉物件進行視覺化建立和編寫程序,加上搭配各家的雲端服務,最快在72小時內新金融服務即可上線,讓客戶快速且有效率地構建應用程式。
除了加速線上服務的打造之外,整個開發過程中就好像擁有一個完整的開發團隊一樣,不管是各項設定、測試與不同的開發環境等等,到服務上線後的監控和效能改善,該平台都可以一併支援。
該平台在不編寫任何代碼的情況下管理複雜的應用程序,並簡化產品銷售流程以改善客戶體驗,使大公司能夠用比傳統方法更高質量和更低成本去快速地構建複雜的應用程序,為保險、金融服務及地方政府部門提供快速解決方案。
近況更新
Unqork 在2020年連續完成B+輪與C輪募資,估值站上20億美元,更是2020年企業軟體/通用軟體新增獨角獸估值前三名。而這門領域包括Google 也宣布買下的No-Code開發平台 AppSheet ,AWS 則是推出 Amazon Honeycode 服務, 相信未來發展會更加蓬勃。
No-Code 的優勢
根據Gartner 調查,2024 時,80 %以上的系統,將是「不會編碼的工程師」用 no code、low code 軟體搭建的。No-Code產業的市值在 2021 約達 138 億美元,對比 2017 時,僅值 35 億。
(ㄧ)加速專案上線
使用 No-Code 工具,可讓企業在建置各種應用,解決在服務、銷售上的需求時,可以在以週甚至是在幾天內快速完成。
(二)降低成本
No-Code 的開發方式將有機會為企業降低在人力、技術和時間上的成本,透過 No-Code 工具將可讓任何人輕鬆的學會使用並執行後期維護。
(三)促進商業創新
透過 No-Code 工具,企業可以針對各類數位化應用增加更多樣化的功能,去解決不管是在線上或是線下情境中的斷點。此外,讓日益短缺的開發人才更有空間去探索更具商業價值的項目,加速數位轉型與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台灣目前狀況
台灣程式數位人才短缺的情況日益嚴重,且在技術開發需求飛漲、相關人才卻供不應求的狀況下,Low-Code/No-Code 提供企業一個更務實的選項:降低成本,包括人才面和產品面。
台灣的「行動貝果」,創立於2015年,專精 AI/ML、資料科學領域。為了實現AI 普及化的目標,推出No-Code AI,使用者無需寫任何程式碼,只要按照系統要求搜集並導入資料,就能走上AI 之路。讓AI 不再是大企業專利,而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工具。
目前已幫助上百家企業導入AI系統,建立起快穩準的預測模型,如供應鏈、金融、數位廣告、電商、教育等產業。其中針對金融保險產業,提供業者異常交易偵測、違約風險管理、案件預審快篩等服務。
疫情期間,國際運價在兩年內飆漲十倍,造成高運費、高庫存風險的問題,其中,有醫療品牌集團透過行動貝果 No-Code AI 預測,叫櫃準確率提升 30%,貨櫃裝櫃率提升 25%,即時解決醫療器材供應鏈問題。
馬克碎念
馬克認為學寫程式不單單只是語言的本身,而是建構對於流程、邏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即使是使用No-Code 的工具去打造應用程式或是任何服務,都還是很重要的概念。
而No-Code 對現存的工程師來說,初階工作確實可能漸漸被取代,但高階人才依舊搶手,畢竟他們就是No-Code 工具的開發者,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換個角度看,這些人才將擁有更強的實作能力,因此這些工具將會未來職場中要關注的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