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

User's avatar
MA CHI SHAN's avatar

對於這篇著重的理財規劃,是不是會直接影響退休年金的國際財規後算出最理想的均值呢?

如同內文提到,在比較下的國家的配置後,因此有了比較,有了比較,無疑的是讓民眾因為相信而決定自己的配置方向。

這樣的規劃有點閃避「金融服務業」的「自律規範」嗎?

在未來的長期配置的金融數位市場,若是以國家的名義在做背書,因為「鼓勵」而沒有在內文中提到:

時間+貨幣價值=風險

而且這樣的數位工具若變成「一段時間」的金融資產的「風向球」,這樣無疑沒有落實「鼓勵」的方向。讓「善意」推動變成「惡意」方向的流動。

個人是認為在不穩定的市場,尤其對於新世代的年輕族群,有點隱匿真實配置標的「財務報表」,而產生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不斷的修訂或推陳出新,最終投資者在這數位資產市場扮演的只是「金融工具」的奴隸。

請多包涵….有點諷刺的回應。

Expand full comment

No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