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顛覆跨境金融,免LLC、免EIN,輕鬆擁有美國帳戶
在全球化與數位經濟驅動下,跨境金融需求不斷攀升,擁有美國帳戶成為創業者與自由工作者的必需品。Slash 於 2022 年成立,致力於降低門檻,讓全球用戶快速、安全地開設美國帳戶。2024 年 8 月 5 日,Slash 宣布用戶不需 LLC 或 EIN,即可輕鬆進入美國金融體系。
Slash 公司背景
Slash 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成立於 2022 年,由 Victor Cardenas 與 Kevin Bai 共同創辦。Cardenas 出生於委內瑞拉加拉加斯,2019 年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但於 2021 年選擇休學創業,展現了年輕創業者的冒險精神與遠見。在創立 Slash 的早期,團隊主要專注於為電商及數位企業提供商業金融服務,如虛擬公司卡、即時款項撥付,以及與 Shopify、Stripe 等平台的整合。
自創立以來 Slash 發展迅速,2023 年即獲得由 Goodwater Capital 領投的 4,1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公司估值達 3.7 億美元,到了 2025 年 8 月,Slash 再次宣布籌集 6,000 萬美元資金,用以支持其全新產品 Global USD Account 的推出,該服務讓全球創業者更容易開設並使用美國帳戶,截至 2025 年,Slash 已擁有數千家國際企業用戶,年度處理交易額達數十億美元。
Slash 並非傳統銀行,而是透過 Banking-as-a-Service (BaaS)模型,與合規銀行及支付網路合作,為用戶提供安全、合法的美國帳戶服務。這一模式讓自由工作者、跨境電商、國際學生與數位遊牧族能以低門檻參與美國金融體系。年僅 23 歲的 Cardenas 帶領公司成功進軍全球市場,被媒體譽為矽谷冉冉升起的新星之一,也讓 Slash 成為跨境金融領域中最受矚目的新勢力。
跨境金融與美國帳戶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與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跨境金融已經成為許多企業與個人無法迴避的課題。尤其對於立志進軍國際市場的創業者、電商賣家與自由工作者而言,能否順利建立美元收付款的管道,往往直接決定了業務的成敗。而在所有選項之中,美國銀行帳戶因其特殊地位與高度的信任度,成為最具價值的金融工具。
美國帳戶意味著一張全球市場的入場券,許多世界級平台如 Amazon、Shopify、Stripe、PayPal、App Store,普遍要求用戶必須綁定美國帳戶,才能開展完整的收款服務。對於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擁有美國帳戶幾乎是進入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創業者往往只能透過第三方代理公司代收,除了成本高昂之外,也可能在品牌信任度上打折扣。當一個企業能夠直接提供美國帳戶資訊時,消費者和合作夥伴往往會更有信心,因為這意味著該企業與美國金融體系直接接軌,具有更高的合法性與穩定性。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中扮演核心角色。對於國際企業來說,擁有一個美國帳戶,不僅僅是為了收款,更是為了提高資金運作的效率。透過美國帳戶,企業能更快速地進行美元結算,避免多重中間銀行轉帳所帶來的延遲與費用。此外,許多投資機會與國際合作,也會將是否擁有美國帳戶視為一項門檻,這在無形之中成為創業者能否融入國際市場的重要憑證。
過去非美國居民若想擁有美國帳戶,往往必須經過極為繁瑣的程序。一般做法是先在美國成立 LLC(有限責任公司),再申請 EIN(僱主識別號碼),接著才能開設銀行帳戶。這一流程需要準備法律文件、聘請會計或律師協助,動輒花費數千美元與數月時間,對於剛起步的小型創業者或自由職業者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跨越的高牆。因此許多人被迫依賴第三方支付平台或代理收款服務,雖然解決了基本需求,卻承擔了更高的費用與更低的資金掌控度。
Slash 提供的不僅是技術上的便利,更是一種制度上的突破,當一個非美國居民能夠在沒有 LLC 與 EIN 的情況下,直接獲得一個合規的美國帳戶,這意味著過去那道橫亙在國際創業者與美國市場之間的高牆被打破。這不僅降低了跨境經營的門檻,也讓更多人能以較低的成本嘗試進入美國市場,從自由工作者接案到跨境電商開店,從國際學生的資金管理到數位遊牧族的全球生活方式,都因此獲得前所未有的財務靈活性。
美國帳戶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交易上的便利,更在於它所代表的象徵意義。它是一種信任的背書、一個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也是創業者與自由工作者提升競爭力的必備工具。Slash 所帶來的創新,正是讓這張通行證變得人人可及,為跨境金融開啟新的可能性。
Slash費用結構與獎勵計畫
在跨境金融領域,費用結構往往是使用者最關心的部分,傳統銀行與許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常常會收取高昂的開戶費、維護費與跨境轉帳手續費,甚至在匯率中暗藏額外成本。對於自由工作者與中小型創業者而言,這些費用無疑壓縮了有限的利潤空間。 Slash 在設計產品時,特別強調透明、低門檻與高性價比,以確保用戶能在國際金融活動中保持競爭力。
在開戶與維護方面,Slash 採取了近乎零成本的模式,與傳統銀行動輒數百美元的開戶費用相比,Slash 的美國帳戶幾乎不收取啟用成本,同時沒有高額的帳戶維護費,此設計對剛起步的自由職業者或新創公司格外友善,讓他們可以在不承擔沉重負擔的情況下,快速獲得一個合規的美國帳戶。
在交易費用上,Slash 也展現了其差異化的優勢,傳統銀行在跨境匯款中,往往會透過中間銀行轉帳,導致流程繁瑣且費用累積。Slash 則透過金融科技與合作銀行的整合,縮短了資金流轉鏈路,讓用戶能以更低的手續費完成國際收款與付款。其匯率也更為透明,避免了用戶因匯差而產生過多損失。Slash 在費用上更接近 Wise 這類跨境支付平台,但因其提供完整的美國帳戶功能,因此在實用性上更勝一籌。
除了低成本結構外,Slash 還特別設計了獎勵與推廣計畫,以促進用戶社群的自然擴張。用戶若成功邀請新朋友或企業註冊 Slash 帳戶,往往可以獲得現金回饋、交易費折扣或其他專屬優惠。此方法不僅激勵了現有用戶成為 Slash 的推廣者,也讓更多人能以較低風險的方式嘗試使用這項服務 Slash 還針對高頻交易或特定規模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費率與返利機制。當年度交易金額達到一定數額時,Slash 會提供額外的返現獎勵,或是給予更優惠的跨境轉帳費率,進一步提升使用黏性。
Slash 的獎勵機制不僅局限於金錢回饋,還包括產品功能上的優惠,在部分合作活動中,用戶可以獲得額外的虛擬卡額度、更快的款項撥付速度,甚至是專屬的客服支持。這些附加價值對於需要穩定、專業金融服務的企業而言,具有相當吸引力。
Slash 的費用結構與獎勵計畫,體現了其降低門檻、增強用戶黏性的策略,Slash為創業者與自由工作者節省了成本,也透過獎勵計畫形成社群效應,使更多人願意加入並長期使用。這種模式既符合金融科技公司以用戶為中心的精神,也為 Slash 穩固了在跨境金融市場中的差異化定位。
結構與合作業者
銀行合作夥伴
Slash 並非傳統銀行,而是透過 Banking-as-a-Service (BaaS) 模式與美國合規銀行合作,將金融服務嵌入其平台之中。用戶的資金實際上存放於具備 FDIC 保險的合作銀行帳戶內,確保資金安全與合法性。這種模式讓 Slash 能快速擴展業務,不必自行承擔繁瑣的監管責任,同時也能借助銀行的基礎設施提供完整的帳戶功能。對使用者來說,他們既能享有與傳統銀行相同的安全保障,又能體驗到金融科技公司帶來的靈活與低門檻,這種雙重優勢正是 Slash 在市場上快速獲得信任的關鍵。
支付網路與科技夥伴
在支付功能上,Slash 與多家國際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供應商建立合作, Visa、Plaid 等支付與資料串接平台。這些合作讓用戶能夠獲得虛擬或實體支付卡,並輕鬆連接到各種第三方應用程式與電商平台。Plaid 的技術支持,則讓 Slash 帳戶能夠與主流金融服務系統無縫串接,提升使用的靈活性與便利性。對跨境創業者而言,這意味著不僅能收款,還能透過多種管道進行支付與資金管理,並與現有業務系統整合。這些合作夥伴的支持,讓 Slash 能提供比傳統銀行更貼近使用場景的完整解決方案。
合規與安全機制
合規是跨境金融服務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環。Slash 雖然主打低門檻開戶,但仍必須遵循嚴格的 KYC(用戶身份驗證) 與 AML(反洗錢) 機制。用戶在註冊帳戶時,仍需提交護照或政府核發的身份證件,Slash 會透過合作銀行與第三方驗證機構進行審核。此外,平台也會持續監控交易,確保資金流動透明合法,避免被不當利用於洗錢或非法活動。對用戶來說,這雖然意味著仍需進行身份審核,但與傳統銀行相比,流程簡化許多,且審核速度更快。這種既合規又便利的模式,使 Slash 能兼顧監管要求與用戶體驗,成為跨境金融市場中少見的平衡典範。
對不同群體的意義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s)
對自由工作者而言,Slash 提供了一個低成本、快速收款的管道,透過美國帳戶,他們可以直接接收來自 Stripe、PayPal 或國際客戶的美元款項,減少中間銀行手續費與匯率損失,讓收入更即時、更完整地到手,提升跨境工作的便利性與專業度。
跨境電商創業者
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美國帳戶幾乎是進入 Amazon、Shopify 等平台的必要條件。Slash 降低了開戶門檻,讓創業者能快速上線,避免依賴昂貴的代理服務。同時,直接收款至美國帳戶可提升品牌信任感,並減少營運成本,使電商業務更具競爭力。
數位遊牧民族與國際學生
數位遊牧族與國際學生經常身處不同國家,傳統銀行帳戶難以滿足其需求,Slash 提供的美國帳戶讓他們能隨時收付款,不受地域限制。對遊牧族來說,這意味著穩定的工作收入管理;對學生而言,則能更方便處理學費、生活費與兼職報酬,提升財務靈活性。
Wise vs Mercury vs Slash
Wise
Wise 以低成本跨境匯款聞名,其透明匯率和合理手續費深受國際用戶喜愛。Wise 提供的多幣別帳號雖能收款,但並非真正的美國銀行帳戶,功能上有限,如部分電商平台或金融服務仍要求正規的美國帳戶,而 Wise 無法滿足這些需求。相比之下Slash 不僅費用與 Wise 相近,還能直接提供完整的美國帳戶功能,更適合需要身份背書的跨境創業者。
圖片網址:https://encrypted-tbn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CJB6Q6X-dJ03alH1tOd3Pde14SwIkWUyIXA&s
Mercury
Mercury 是專為新創公司打造的美國數位銀行,介面簡潔、支援創投支付,對已成立 LLC 的初創企業極具吸引力。不過 Mercury 的主要限制在於必須具備 LLC 與 EIN,對非美國居民而言門檻仍高。Slash 在這點上具突破性,因其允許非美國人免 LLC/EIN 開戶,讓更多個人與小型團隊能以低成本接入美國金融體系,明顯降低了國際市場的進入障礙。
圖片網址:https://substackcdn.com/image/fetch/$s_!HIIh!,w_1456,c_limit,f_webp,q_auto:good,fl_progressive:steep/https%3A%2F%2Fsubstack-post-media.s3.amazonaws.com%2Fpublic%2Fimages%2F4ba1b334-f0a3-43f6-bf08-183a95e2e759_1270x760.png
參考資料:https://www.markreadfintech.com/p/mercury
Slash
Slash 的優勢在於結合了 Wise 的低費用與 Mercury 的完整帳戶功能,並且進一步降低了開戶要求。它不僅讓用戶能收款、付款,還能直接連結 Amazon、Shopify、Stripe 等平台,對跨境電商與自由工作者特別友好。對比 Wise 與 Mercury,Slash 的定位更傾向於普惠金融,強調任何國籍的人都能快速擁有美國帳戶,這使它在全球化時代顯得格外獨特。
結論
Slash 的誕生與快速成長,展現了金融科技如何打破傳統規則,為全球創業者與自由工作者創造新的可能性。自 2022 年成立以來,Slash 以 Banking-as-a-Service 模型與多方合作,提供合法、安全且低門檻的美國帳戶服務,讓數以千計的用戶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參與國際市場。
特別是 20245 年 8 月 5 日的公告,徹底改變了跨境金融的遊戲規則。過去,非美國居民若想進入美國金融體系,必須經過繁瑣的 LLC 與 EIN 註冊流程,如今透過 Slash,這些障礙不復存在。這一突破不僅降低了進入成本,更象徵著金融民主化的趨勢,讓更多個人與小型團隊得以享有與大型企業相同的資源與機會。
從自由職業者到跨境電商,從國際學生到數位遊牧族,Slash 為不同群體帶來了實際的便利與財務自由。與 Wise 和 Mercury 相比,Slash 的優勢在於結合低費用、完整帳戶功能與最低的開戶門檻,成為最具包容性的選擇。隨著其用戶基數擴大與產品線延伸,Slash 有望在跨境金融市場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甚至成為全球化創業的基礎設施之一。
馬克碎念
Slash 的意義在於把美國帳戶這個「金融基礎設施」重新定義。過去,銀行帳戶是一種靜態資產,開設後才去思考如何使用;而 Slash 讓帳戶成為一種「動態接口」,能即時嵌入電商平台、支付網路與跨境業務。換句話說,帳戶不再只是資金的存放地,而是企業國際化的啟動器。
跨境金融的核心其實是「信任」。美國帳戶本身不只是收付款的管道,它更像是一種全球市場的背書。當 Slash 讓創業者得以直接持有美國帳戶時,所獲得的不是單純的效率提升,而是「身份的升級」,從第三方代理收款的邊緣角色,轉變為能與國際客戶、平台平起平坐的正式參與者。這種信任的轉換,正是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Slash 帶來的真正挑戰,是迫使全球金融機構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當帳戶與支付逐漸被科技平台化,傳統銀行能否繼續以「合規與安全」作為核心價值?還是會被新創逐步邊緣化?同時,跨境創業者也必須意識到,金融服務的降低門檻並不代表競爭難度下降,反而可能讓全球市場更擁擠、更激烈。Slash 打開了一扇門,但進入後能否生存,仍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獨特價值。
首圖連結:https://fintech-intel.com/wp-content/uploads/2023/05/Slash-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