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me Network:引領 RWAfi 革命的模組化區塊鏈基礎設施
Plume Network 是專注RWA上鏈的模組化區塊鏈,內建合規、KYC、託管與清算等服務,致力打造RWAfi金融基礎設施。它發行原生穩定幣 pUSD,並將 WLFI 的 USD1 納為儲備資產,同時引入原生 USDC 強化美元流動性,結合 2500 萬美元生態基金推動多元資產與應用落地,目標成為機構級 RWA 標準化與結算中樞。
創立背景與願景
Plume Network 的核心使命,是把真實世界資產(Real-World Assets, RWA)以合規、可組合的方式搬上鏈,讓傳統金融商品(例如美債、房地產、私募信貸、商品等)在加密原生的環境中流轉、融資與結算。技術上 Plume 以模組設計為基底,將執行、結算、資料可用性與合規工具解耦,藉此壓低上鏈與流動性引導的摩擦,並讓項目方能快速發行與管理 RWA。Plume Network長期從事是打造 RWAfi 即 RWA × DeFi 的金融棧,讓資產發行、KYC/AML、託管、清結算與二級流動性在同一條鏈與同一組應用標準中完成。此路線最早在 2024 年便陸續對外釋出,並由多家交易所與研究社群在 2024 至 2025 年間總結為專注 RWA 的模組化 L2/L1的代表之一。
Plume 主張用合規友善+DeFi 可組合性去擴大傳統資本的鏈上參與,一端對接機構級發行與合規服務供應商,另一端連接去中心化流動性與衍生品協議,使 RWA 得以像鏈上同質化代幣一樣被拆分、做市、抵押與再融資。這也解釋了其後續在穩定幣、跨鏈結算與生態投資基金上的一連串動作。
核心服務與產品
RWA 上鏈與合規整合
Plume Network 的最大差異化優勢,在於自底層就整合了資產代幣化與合規服務模組,讓真實世界資產的發行與流通不再需要依賴鏈外繁瑣程序。其基礎設施提供資產發行商一站式的 KYC/AML 驗證、投資人資格審核、託管安排、合規檢核與報告生成 等功能,並透過模組化設計,讓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合規需求能靈活插拔。這意味著資產方可以在 Plume 上完成從鏈下資產上鏈、建立代幣化證券,到鏈上清結算與二級市場做市的全流程,大幅降低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加密市場的門檻。相較其他只提供鏈上技術的 L2,Plume 將法遵流程內嵌在協議層,可減少鏈外審核到鏈上發行的時間差與合規風險,成為機構級 RWA 發行的重要基礎建設。
pUSD 與美元流動性樞紐
Plume 推出原生穩定幣 pUSD 作為整個 RWAfi 生態的主軸貨幣,用於結算、交易、抵押與收益分配。為增強其穩定性,Plume 在 2025 年宣布 將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的 USD1 納入 pUSD 的官方鏈上儲備資產,也就是 Plume 會實際持有 USD1 作為支撐 pUSD 價值的儲備,確保其可兌性與流動性。這種雙穩定幣結構可讓 pUSD 成為鏈上抵押與槓桿的核心清算貨幣,同時分散單一穩定幣儲備風險,降低脫鉤可能性。pUSD 亦可作為生態協議的計價單位與激勵獎勵來源,強化網路內部經濟循環。Plume 透過 pUSD 鞏固自身對美元流動性的掌控力,為 RWA 資產的上鏈、做市與再融資建立穩定的清算底座,並吸引機構資金進入。
原生 USDC 與跨鏈結算
Plume 在 2025 年 9 月宣布 原生 USDC 將直接於其鏈上發行,並透過 Circle 的 CCTP v2(跨鏈傳輸協議) 支援無縫轉移,這對生態而言是一項關鍵升級。過去,RWAfi 協議往往仰賴第三方橋接將美元穩定幣帶入,存在結算延遲與資產偽造風險;而原生 USDC 的導入讓用戶可直接從以太坊、Base、Solana 等主流鏈將 USDC 無縫轉入 Plume,實現即時清算與無信任的資產轉移。這不僅降低了美元流動性的引入摩擦,也讓機構投資人能更安全、快速地配置資本到 Plume 上的 RWA 協議。USDC 亦可作為鑄造 pUSD 的抵押品,形成USDC → pUSD → RWA 資產的資本閉環,提升鏈上資產槓桿效率與整體資金周轉率,鞏固 Plume 作為美元結算中心的定位。
主網與生態擴張
Plume 主網於 2025 年中正式上線,並同步宣稱已有超過 1.5 億美元等值 RWA 資產 部署於鏈上,標誌著其從測試網走向實際應用的新階段。主網提供完整的模組化合約、原生 pUSD 穩定幣、流動性激勵框架與跨鏈支援,吸引眾多專注於國債、私募信貸、奢侈品、合約現金流等資產的協議進駐。Plume 亦成立 2,500 萬美元的 RWAfi 生態基金,專注資助早期協議做市與合規整合,降低開發者與資產方上鏈成本。隨著生態擴張,鏈上交易量、DEX 費用與 TVL 持續上升,逐漸形成資產供給 → 流動性 → 協議應用 → 收益的正循環。Plume 也積極推動與其他 L2、以太坊主網及 DeFi 協議的跨鏈可組合性,鞏固其作為 RWAfi 專屬鏈的網路效應與市場地位。
融資歷史與財務資訊
Plume Network 的融資歷史與財務資訊展現出其作為 RWAfi(真實世界資產金融化)基礎設施的高潛力,也反映出傳統金融與加密資本對該領域的濃厚興趣。該公司於 2024 年 12 月正式宣布完成 A 輪融資,募資金額達 2,000 萬美元,投資方陣容極為亮眼,包含 Brevan Howard Digital、Haun Ventures、Galaxy Ventures、Lightspeed Faction、Superscrypt、HashKey、Laser Digital(隸屬於野村控股)、A Capital、280 Capital、SV Angel、Reciprocal Ventures 等知名機構。這次融資被視為將 Plume 推進主網上線與擴張的關鍵資本動能,因為這些投資者橫跨傳統對沖基金、頂級加密創投與亞洲主權資本,意味著 Plume 的定位不僅是單一鏈技術,而是整個 RWAfi 市場結構的基建角色。
獲得 A 輪資金後,Plume 隨即在 2025 年 1 月啟動總額 2,500 萬美元的 RWAfi 生態基金,旨在輔助各類真實資產的代幣化上鏈、做市與合規整合,涵蓋美國國債、私募信貸、奢侈品、合約現金流資產甚至算力資產等。這筆基金實際上兼具風投與生態激勵性質,既能為早期協議提供種子資金,也能補貼做市流動性與技術整合成本,使得資產方能更快落地在 Plume 上運作。業界普遍將此視為 Plume 用於啟動飛輪的戰略工具,透過降低初期進入門檻、培育生態協議,進一步擴大鏈上資產與 TVL 規模。
外界估算 Plume 的累計融資總額已超過 3,000 萬美元(包含 A 輪與後續基金),在同類專注 RWA 的區塊鏈專案中屬於資本實力前段班。雖然 Plume 尚未公開完整的財報或營收數字,但鏈上透明資料可間接反映其運營概況。依據 DefiLlama 與 Token Terminal 等數據儀表板,Plume 在主網推出後的數個月內,其鏈上鎖倉價值(TVL)快速累積,並且隨著生態內協議上線數量增加,交易費用與協議收入亦呈穩步上升趨勢。特別是在引入 USD1 作為 pUSD 儲備、以及原生 USDC 上線之後,美元流動性進入速度明顯加快,推動二級市場槓桿與做市深度。雖然這些數據無法等同傳統公司財報,但對於一條專注金融基礎設施的鏈而言,鏈上收入與費用增長率正是其健康度與擴張力的重要先行指標,也顯示其資本利用效率逐步提升。
Plume 的融資歷史與財務佈局可視為其競爭優勢的核心之一,先透過強大投資者網路取得啟動資本與合規信任,再藉由生態基金加速用例落地與資產聚集,並以鏈上費用與交易量累積營收基礎。若後續能持續提升資產規模、降低結算摩擦並穩定收入成長,Plume 有望成為 RWAfi 資本市場中具備現金流與估值基礎的基礎設施型網路,吸引更多機構資本進場。
近期重大合作
2025 年 7 月,Plume Network 宣布與川普家族成員參與創立的加密金融平台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達成策略合作,成為其穩定幣 USD1 的首批多鏈部署夥伴之一。這次合作的重點在於,USD1 將被納入 Plume 原生穩定幣 pUSD 的官方鏈上儲備資產,也就是說Plume 會以鏈上透明機制持有 USD1 作為支撐 pUSD 價值的儲備,提升其流動性與兌付能力。對 WLFI 而言這是 USD1 首次跨出原本主要的 BNB Chain 生態,進入專注於 RWA 金融的專屬鏈,擴大美元穩定幣的多鏈覆蓋率與清算網路;而對 Plume 而言,則可引入龐大的美元流動性來源,強化其 RWAfi 生態的結算效率與槓桿基礎。雙方同時宣布將協作推動 USD1 在 Plume 上的流通應用,並開放 USD1 可作為抵押資產鑄造 pUSD,進一步串聯兩者的流動性池。此舉象徵 Plume 正從技術基礎設施走向美元清算中樞,並藉由與 WLFI 的品牌聲量與資本背景結合,加速 RWAfi 生態的資本深度擴張。
挑戰與機會
監管與聲譽風險的雙重邊際
Plume Network 主打將真實世界資產(RWA)上鏈,勢必須處理龐雜的監管框架,涵蓋證券法規、跨境投資人適格性、KYC/AML、託管合規等層面。各司法轄區監管標準差異極大,一旦法律定義、牌照要求或稅務規則出現變動,便可能直接影響資產能否合法發行與流通。同時Plume 與由川普家族成員參與創立的 WLFI 合作,使其處於高政治關注度之下,容易因合作方的爭議、政策風向或地緣事件承受聲譽風險。若 WLFI 或 USD1 被監管單位嚴查或市場質疑,Plume 可能遭遇流動性外逃與信任危機。因此,Plume 必須加強合規法務、儲備審計、政策溝通機制,平衡合規可信與去中心化開放性,以降低非技術性風險的衝擊,否則難以獲得機構級資本長期投入。
流動性與資產品質的槓桿
RWAfi 生態的核心競爭力,不在鏈本身效能,而在於能否持續引入高品質資產與充沛流動性。Plume 透過自有穩定幣 pUSD,並將 USD1 納入其儲備,同時導入原生 USDC,以建立美元流動性樞紐;若資產發行人無法提供穩定現金流、透明估值或充分抵押,將導致市場對代幣化資產缺乏信任,進而抑制槓桿與流動性供給。Plume 必須持續拓展與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券商、信託銀行等合作,確保資產來源具法律效力與估值公信力,同時透過做市補貼與二級市場流動性激勵維持價格穩定。唯有兼顧資產品質與流動性深度,才能形塑標準化資產池,讓市場願意用這些資產進行抵押、再融資與槓桿操作,帶動 RWAfi 規模化成長。
多鏈競爭與標準化之戰
RWA 已成多鏈戰場,以太坊主網、各類 L2 以及專屬 App-chain 都在爭奪資產發行人與做市資本。Plume 的差異化優勢在於將合規與資產代幣化模組嵌入底層區塊鏈,讓發行、KYC、託管與清算一站式完成,再搭配 pUSD、USD1、USDC 建構清算中心。然而競爭鏈若能提供更低手續費、更強的協議可組合性或更龐大的原生用戶社群,將可能吸走資產發行量與流動性。Plume 若未能快速擴大應用生態與建立跨鏈協議整合,將無法形成網路效應。Plume 必須加強與主流 DeFi 協議合作,推動跨鏈結算、流動性共用與衍生品整合,並以激勵基金扶植新協議上線,以擴大資產類別、提升可組合性,才能在標準化競爭中站穩腳步。
數據透明與市場信任
RWAfi 最大的信任門檻在於鏈下資產真實性,鏈上合約只能記錄代幣流動,無法保證其對應的現金流、債券或票據確實存在、估值合理或可被清算。若缺乏完整揭露,市場將擔心資產虛值、流動性枯竭,最終導致價格脫鉤。Plume 在引入 USD1 作為 pUSD 儲備、並導入原生 USDC 後,更需要建立完善的透明機制,例如定期公佈儲備報告、提供鏈上 Merkle Proof 證明、委託第三方審計機構驗證資產真實性與清算條件,同時執行壓力測試確保極端情況下兌付能力。唯有透過高度透明與可驗證機制,才能贏得機構與市場信任,避免出現信心危機與擠兌風險,為 RWAfi 生態奠定穩固基礎。
結論
Plume Network 的發展重心將圍繞擴大資產來源、強化美元流動性、深化合規基礎三大方向持續推進。在資產端,Plume 將透過其 2,500 萬美元生態基金與模組化合規基礎設施,吸引更多機構級發行人(如資產管理公司、信託銀行、券商)將國債、私募信貸、合約現金流、奢侈品等多元真實資產上鏈,藉此擴充 RWA 類別與市場深度。在流動性層面,Plume 已經將 WLFI 的 USD1 納入 pUSD 儲備,並導入原生 USDC 與 CCTP v2,未來預期會進一步擴展美元穩定幣的儲備組合,降低單一資產風險,同時推動 pUSD 成為生態統一清算貨幣,形成更緊密的資本閉環。最後,面對監管挑戰,Plume 也將持續強化審計報告、儲備證明、鏈下資產驗證與風控框架,爭取在不同司法轄區取得監管認可。若能成功兼顧合規、流動性與應用擴張三者,Plume 有望成為 RWAfi 標準化與跨鏈結算領域的關鍵基礎設施,吸引更多機構資本與去中心化協議長期建構於其生態之上。
馬克碎念
在 Plume Network 所描繪的藍圖裡,我們看到的不只是 RWA 上鏈的效率提升,而是對「鏈上金融秩序」的再定義。傳統金融習慣以機構角色來維持信任,例如信評機構、清算所與監理機關;而 Plume 則試圖將這些信任節點「程式化、模組化、鏈上化」,讓法遵與結算不再只是流程,而是一種可驗證、可插拔的協議邏輯。這其實是一種制度性的創新挑戰,當我們將法規變成模組,還能不能維持法規原本的意圖?Plume 則是透過開放性與標準化,讓每一個模組不只是工具,更是金融秩序的協作單元。
Plume 在流動性層的佈局,反映出它對「穩定幣內部權力結構」的深刻理解。當它將 USD1、USDC 與自家 pUSD 組成儲備組合,本質上是一種對美元信用的再分層:穩定幣不再只是單純對美元的映射,而是由市場偏好、鏈上組合性與清算效率所構築的動態金融產物。這種設計不只強化自身的貨幣政策自主性,也逐步將 Plume 推向像是「鏈上央行」的角色定位,能定義什麼是可接受抵押資產、如何維持兌付穩定、甚至影響整個 RWAfi 市場的資本流向。
最後,更有趣的是 Plume 如何將「市場基礎建設」轉化為「創新飛輪」。它不是等資產來適應鏈,而是反向用基金、法遵模組與原生流動性去吸引資產發行人與協議建構者進場。這意味著 Plume 的成功條件,不是產品本身多強,而是能否成為多方角色(發行人、協議、用戶、監管)之間最小信任閉環的交集點。若它真能穩定這個信任閉環,將不只是 Web3 向 TradFi 靠近的一步,而是 Web3 將傳統金融「系統性信任」徹底模組化的第一槍。
首圖連結:https://image.blocktempo.com/2025/03/V4_Plume_Network_Blockchain.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