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 MarkReadFintech

Share this post

NFT 騙局的五大警訊

www.markreadfintech.com
小知識

NFT 騙局的五大警訊

Mark Lin
Jul 29, 2022
Share this post

NFT 騙局的五大警訊

www.markreadfintech.com

2021年,《柯林斯詞典》(The Collins Dictionary)的年度詞彙評選中,「NFT」擠下「元宇宙」被選為 2021 年度十大代表字之一,這一個突然間在 2021 年竄紅的字眼,一瞬間佔據了許多的話題版面。

除了一般投資人外,也有越來越多知名大品牌也紛紛加入 NFT 的行列,像是運動產業的 Nike、Adidas,時尚產業的 Gucci、 Louis Vuitton,食品業的漢堡王與可口可樂等,此外,2021 年更有許多歌手相繼發行 NFT,甚至連航空業、金融業等都加入了發行 NFT 的隊伍。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你是否也開始對NFT感到好奇?甚至有意入手?這個吸引這麼多人投身的 NFT 有什麼進入門檻嗎?有什麼樣的警訊可以避免落入NFT 騙局呢?

NFT 介紹

NFT( Non-Fungible Token ),意指「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數位加密貨幣,能夠以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協議,和同質化代幣是相對概念,像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等都是同質化代幣,每枚代幣基本上沒有區別,價值與作用都是一樣的,可以隨意的替代、交換;但每枚 NFT 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不等值、無法竄改、不可分割,也不可直接交換之特性,亦即,世上不會有兩枚一模一樣的NFT。

以現實生活的例子做比喻的話,同質化代幣就像是大家平常使用的貨幣,每張新台幣1000元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使用時也可以找零;NFT 則類似藝術品、房地契,擁有獨特的不可替代性,售出時就失去了該物的所有權,同時無法找零、也無法分割販售。

簡言之,NFT可被看成連結著一串區塊鏈編碼的數位化檔案;而區塊鏈有著難易被篡改的特性,適合用來追蹤每筆交易,因此可讓每一次的買賣都能有所依據,也被視為是促進自由交易的重要技術。

想製作NFT的人,只需選定可鑄造NFT的平台,於此上傳數位化的3D圖像、平面作品、動態影片、音樂片段甚至是文字訊息,讓作品成為用加密貨幣交易的物件。

NFT 的進入門檻?

NFT 的進入門檻低,不過投資者需要的知識門檻較高。在傳統機構像是銀行等中心化組織做金融操作,雖必須被調閱個資、審核資格等程序,但銀行、金管會也會一定程度保障用戶安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則否,判斷的基準基本上只能靠自己;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或投機者爭先恐後的進入這個市場時,也出現了許多 NFT 詐騙或如同騙局的炒作方式。

如何避免 NFT 詐騙?

為了避免成為 NFT 詐騙下的受害者,對於每一個 NFT 項目都應該保持警惕,因為它們有可能都只是一個 NFT 騙局,當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馬克就建議大家可以放慢腳步,做好功課再考慮是不是真的要下手。

1、默默無名的開發團隊

隨著 NFT 市場的擴大,更多的團隊也相繼投入,不過投資前應調查團隊背後的開發動機及其可信度,雖然不是絕對,但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團隊更可能在最後帶著所有的利潤消失無蹤。

2、長期目標模糊不明確

一個良好的投資項目,除了公開透明的資訊外,應該具備一個明確的長期目標,以便讓大眾得以評估其投資價值;如果開發商對於各階段的開發計畫、目前進度,甚至未來願景都不明確或不透明時,這個項目就要更謹慎看待了。

3、過高的投報率或是太夢幻的承諾

有些項目的開發商就是針對人性的貪婪,總是承諾給予非常豐厚的投報率,這樣的行為也常讓原本就有意投資的人更心慌意亂,迫不急待地想把資金全部投入,甚至忘記考慮風險,當投資人對自己的投資標的不那麼了解時,就會容易遇到這類的問題。

4、釣魚網站

最為人熟知的經典詐騙手法就是釣魚網站,這些仿冒的平台會建置一個有模有樣的網站,甚至彷製OpenSea和Rarible等知名的 NFT 販售平台,所以千萬不要透過來路不明的連結分享來介接商店。

5、無實際效用的項目

多數的 NFT 熱門的原因就是獨一無二的稀缺性質,實際上並不具有任何價值,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為了賺取利潤而進入市場,但是當一個NFT項目的發行不具備藝術、社交、功能或資產效用中的任一個層面時,就作品本身價值與流行面而言,或許只剩下炒作了。

台灣常見的詐騙手法

1、假冒網站與投資項目

假的 NFT 交易平台是台灣常見的詐騙手段,對於 NFT 網站不太熟悉的一般投資人就可能掉進陷阱,除了損失該次項目的金額外,甚至可能因為交易被要求輸入錢包的密碼,而失去所有加密貨幣。

2、假的技術支援

有些詐騙則是利用電子郵件的釣魚網址進行:信件內可能會聲稱有人對NFT出價購買並要求點擊連結,或是發送一些偽造的安全警報來讓人不經意的點擊進入假網站。另外,也有詐騙人員假冒客服人員或技術人員,要求提供權限來竊取各種資訊。

3、利用社群發送贈品以竊取登入憑證或個資

詐騙集團也會利用免費的獎勵當誘餌,專業的做法會透過社群媒體來作為聯繫管道,以各種名義贈送禮品,並以免費的 NFT 或是加密貨幣獎勵誘導用戶註冊,當用戶嘗試連結個人的加密貨幣錢包時,全部的資料就流入詐騙集團的手中。

總而言之,如果真的想要購買 NFT,除了了解該項目的背景、該項目是在哪裡鑄造的,也可以檢查網站的驗證標記,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隨意點擊一些來路不明的連結,以及分享錢包的密碼,在這個尚有許多地方無人監管的市場裡才能好好生存下去。

Thanks for reading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 MarkReadFintech! Subscribe for free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Share this post

NFT 騙局的五大警訊

www.markreadfintech.com
Comments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Mark Lin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