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手機行動支付、電子房卡門鎖、或是參展與活動的電子票證,都是透過 NFC 技術達成。多數 Android 手機都擁有 NFC 功能方便直接使用,iOS13 以上系統也開放 NFC 標籤功能使用,可見 NFC 技術的重要性。NFC 是什麼?生活中如何運用?一起來看文章分享!
什麼是 NFC?
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是 RFID 的技術延伸。NFC 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率無線通訊協定、主要使兩個電子產品在約 10 公分內以點對點的方式感應對接,完成資料訊息的交換。
常見的對接形式有「NFC 手機」與「NFC Tag」兩種形式,NFC 具有接收及傳送的雙向特型,因此若 NFC 手機對上 NFC Tag 進行轉換,NFC Tag 主要在傳送資料,而 NFC 手機為接收資料的角色;若 NFC 手機對上 NFC 手機,則兩支手機都可以是傳送或接收資料的工具。簡單來說,NFC 在手機的使用方式上與 iOS 裝置的 AirDrop 相像,但是 AirDrop 應用原理是透過 wifi 相連的應用,所以不具有比較關係。
NFC 的無線傳輸的應用相當廣泛,包含:資料傳輸、身份識別、條碼取代等,目前大多數的手機都擁有 NFC 功能,也可以透過 APP 下載或是 NFC 貼紙進行功能操作。生活中像是資料傳輸、手機行動支付、智慧電子門鎖還有展場圖文與音訊瀏覽,都是常見的 NFC 應用。
RFID 和 NFC 差在哪?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為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由讀取器(Reader)與標籤(Tag)兩大元件組成,利用無線電波的方式進行資料傳輸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系統。常見應用包含:ETC 電子收費、停車場管制、書目建檔&借還系統等。
RFID 透過讀取器讀取/置入資料至 RFID 標籤內,當標籤進入 RFID 讀取器的感應範圍接收無線電波時,資料將會傳送給讀取器,再藉由後端應用系統進行識別;反之,系統也可以將資料提供給讀取器置入標籤。以捷運搭乘作為說明:悠遊卡(電子標籤)、出入口的嗶卡機(讀取器)、後端資料庫(應用系統),藉由讀取器接收與資料回傳,即可以進行收費並建立完整紀錄。
如同一開始提及 NFC 為 RFID 技術的延伸,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雙向的接收與傳送」,RFID 與 NFC 都具備資料傳輸的功能,但 RFID 標籤僅供讀取器辨識、無法使兩個電子設備的資料互通,而 NFC 的標籤與讀取器可視為一體,因此兩個電子設備能夠相互讀取、擁有雙向資料交換的能力。
NFC 與 RFID 看似相識但仍有些許差異,以下另列出 3 點區別:
頻率的使用:NFC 僅能在高頻率的範圍內(13.56MHz)使用,RFID 從低頻(125KHz-135KHz)~超高頻率(860MHz-960MHz)的範圍皆可使用。
技術識別:NFC 為點對點的通信技術,RFID 不支援點對點感應、以讀取器與標籤識別,且讀取器和標籤為兩個獨立的實體,不能相互切換。
應用範圍:NFC 多應用在電子鎖識別、行動支付、電子票卷驗證等領域,RFID 主要應用在生產線、物流追蹤和資產管理等方面。
NFC 的行動支付與運用
目前 NFC 在行動支付上支持 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 等,只要事先將信用卡資訊輸入至手機錢包(如:Apple Wallet、Google Pay、Samsung Pay 等)便可進行付款,即使在無網路的狀態下亦可使用 NFC 感應式付款。若是擔心信用卡盜刷問體,也提醒大家可開啟雙重驗證(指紋、臉部辨識)或是只在付款時開啟 NFC 功能,並且定期更新系統、提高安全保障。
首圖圖片來源:https://mrma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2/05/eu-controls-apples-nfc-payment-monopol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