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位的資產規劃趨勢促使台灣需要建立清晰的監管框架,而一開始的區塊鏈、加密貨幣如何產生?BTC 是最早的加密貨幣?由 Grayscale 創辦的 GBTC 又是什麼?接著看看文章介紹吧!
GBTC 是什麼?與 BTC 差在哪?
GBTC 是由加密貨幣信託基金公司灰度(Grayscale)創辦,Grayscale 多年來一直是比特幣最主要的持有人之一,藉由邀請投資者注資到基金後買入大量比特幣,再將基金放入交易所上市,使投資者公開買賣信託的股份。
比特幣(BTC)於 2009 年以「去中心化硬幣」向公眾發布,可以為虛擬貨幣的統稱。BTC 被認為是最早推出的加密貨幣、亦是目前市值排名第一的數位貨幣。有別於法定貨幣由政府或央行自主進行印刷或發行,比特幣最大特色在於稀缺性,一旦開採至總數量 2,100 萬枚便無法再製造。全球自由通行應用及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技術,使比特幣成為安全穩定、且可預測的儲蓄價值,而其稀缺性也增加了人們將比特幣作為價值儲存和投資工具的吸引力。
如同上面提及,GBTC 是 Grayscale(灰度)比特幣的信託基金因此本身並不是加密貨幣,它是一種讓投資者能在證券市場上投資比特幣的工具。GBTC 提供美國證券市場對於比特幣曝險的投資管道之一,僅須注意其管理年費率為 2% 與可能性溢價問題。GBTC 的價格波動隨 BTC 價格而變動,依 CoinDesk Bitcoin Price Index (XBX) 追蹤比特幣幣值,並非完全的貼市常出現差價。
觀看其歷史走勢,GBTC 大多數時候都出現溢價,2020-2021 年牛市的高峰期間,股份價值多超過基礎比特幣的價值。但自 2021 年初起漸轉為負溢價。
(圖片來源:官方截圖)
既然比特幣可以直接購買,為何需要轉而購買 GBTC 進行投資?比起直接買幣,以下列出 GBTC 的優劣勢:
優勢-買賣便利性:GBTC 可透過一般證券戶口進行交易,相較加密貨幣交易所、傳統投資者較熟悉其操作性
優勢-安全性:GBTC 為上市信託基金,受美國證監會(SEC)監管,安全及信任程度較高
-
劣勢-管理費高昂:GBTC 每年管理費為 2%,而傳統金融產品管理年費通常低於 0.5%
劣勢-無法 24 小時交易:GBTC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受限於傳統股市交易時段,而加密貨幣可以 24 小時進行買賣
劣勢-溢價問題:GBTC 在2020 年的溢價常達 20% 至 30%,反映投資者願以較高價錢買入,但自加拿大比特幣 ETF 面世,GBTC 需求性減少,以致 2021 年 2 月起出現負溢價
GBTC 的競爭與威脅:比特幣 ETF
比特幣 ETF 在加密資產市場中,一般投資者無需管理私鑰便可以在主流證券交易所參與比特幣投資。比特幣 ETF 透明度高、費用低,且沒有金融監管、稅收等合規問題等特性,可說是走向大眾投資的重要標誌之一,也因此美國 SEC 對比特幣 ETF 採取較審慎的態度。
對於比特幣 ETF 的考量因素:
比特幣現貨市場的流動性、透明度、與受操控的可能及變動性
ETF 份額受操縱的可能性、及證券交易所的相關預防措施
ETF 份額掛牌交易是否滿足 1934 年《證券交易法》
後續是否可通過比特幣期貨市場操縱 ETF 份額問題
華爾街投資銀行 Bernstein 於今年 6 月 26 日發布一則比特幣研究報告,指出比特幣 ETF 市場仍有上升空間、且傳統金融機構對比特幣 ETF 產品也表現濃厚的興趣,將帶給 Grayscale(灰度)GBTC 嚴重的競爭壓力。
針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進場佈局,可直接從管理費用的方向切入:GBTC 的管理年費高達 2%,每年為 Grayscale 帶來近 3.8 億美元收益;而目前傳統金融產品管理年費通常低於 0.5%,因此當金融機構入局後仍保有彈性的定價空間。GBTC 當前僅佔比特幣總市值的 3%,意味著比特幣 ETF 上架後仍有相當大的市場成長規模,也望在合規後的環境,吸引更多零售、機構投資者注入新資金。
比較 GBTC 與 比特幣 ETF,GBTC 的關鍵特徵如下:
資產組合特徵(投資基準、投資策略):直接持有比特幣,通過 Genesis 購買比特幣、並由 Coinbase Custody 託管(今年 1 月 Genesis 關係企業皆申請破產保護)
一級市場特徵(AP,份額申購贖回機制、套利機制):信託份額為 GBTC,每個比特幣大約對應 1000 股 GBTC;投資者可用比特幣或現金申購 GBTC,但不能贖回 GBTC
二級市場特徵(投資者群體、交易場所、交易方式、價格特徵):GBTC 有 6 個月的鎖定期,透過場外市場 OTCQX 交易,一般投資者也可參加;GBTC 相對之前的比特幣溢價,現在則轉為折價情形
儘管如此 GBTC 劣勢亦非常明顯:
無贖回機制:GBTC 股票不易創建、也沒有贖回機制。不流暢的套利機制加上 GBTC 價格長期偏離比特幣,使其凈資產價值產生明顯的價格差異;比特幣 ETF 通過完善套利機制、易追蹤比特幣價格走勢,擁有足夠的流動性、允許隨意的創建與贖回股票, 較不易出現溢價或折價情形
流動的受限性:GBTC 的流動性受限、只能在場外市場 OTCQX 進行交易;比特幣 ETF 能在主流的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
Grayscale(灰度)於 2021 年 4 月宣佈要將 GBTC 轉型為 ETF,2022 年 6 月 SEC 以「無法保護投資者免受欺詐、操縱市場行為」之理由否決申請,Grayscale 隨即起訴 SEC。幣圈知名 KOL Andrew 於今年 4 月表示:「若 Grayscale 勝訴告捷,比特幣 ETF 可望在 2024 年問世,然其他的 ETF 也望先獲准。」
雖然 Grayscale 尚未公開具體的費用標準,但灰度已公開承諾:如果 GBTC 可轉換為 ETF,將降低管理費用。原有投資者將看到自身 GBTC 股份自動轉換成為 ETF 的股份。不少投戶投資者亦等待 GBTC 轉型,擁有更直接便利的操作。
數位資產規劃
隨著全球經濟數位化浪潮愈演愈烈,消費、醫療和金融支付正積極轉型升級,加上區塊鏈技術的蓬勃發展,世界正在迎向Web 3.0的新時代。而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已開始持有虛擬資產,並將其納入支付和投資組合中,促使相關業界紛紛展開與數位資產相關的業務。許多國家政府也正在積極制定監管措施,以因應數位資產日益普及的趨勢。面對這樣的局勢,台灣是否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
新加坡星展銀行於 2020 年 12 月推出「星展數位交易平台」(DBS Digital Exchange),於 2021 年啟動「證券型代幣」發行(STO)。星展銀行致力發展全方位生態系,促進並因應趨勢的轉變。國際發卡組織 Visa 近年也與加密貨幣平台 Coinbase、支付新創 Circle 共同開發穩定幣 USDC 合作,準備將其納入結算交易的支付網路。
數位資產愈趨重視,其中產生的監理商機與挑戰更不容被忽視。台灣央行在今年 3 月 15 日發表《數位資產生態體系對金融穩定之影響》提及,數位資產生態體系近年迅速成長,驅動全球資本市場重塑的可能性。加密貨幣的監管與發展將備受注意,清晰的法律框架與規範才能使市場更加穩定、並保障用戶和投資者減少其詐騙與不良行為。
首圖來源:https://i0.wp.com/blog.stockviv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