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旅遊新篇章!加密支付沙盒救觀光
泰國觀光業長期以來是國家經濟的命脈,然近期泰國遊客數量大幅減少,尤以原是主要客群的中國觀光客最為嚴重。為提振觀光,泰國副總理 8/18 公布 TouristDigiPay 試點計畫。除了嘉惠觀光客外,泰國政府也希望經由計畫拓展不同領域的觀光客,包含加密資產持有者及數位遊牧族群等,展現泰國致力於成為「區域數位金融樞紐」的決心。
TouristDigiPay 試行背景
泰國觀光業長期以來是國家經濟的命脈,在新冠疫情肆虐前,觀光收入曾佔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近 20%。然而,近期泰國遊客數量大幅減少,政府將全(2025)年入境旅客估計值從 3,700 萬人下調至 3,300 萬人,觀光產業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作為主要客群之一的中國遊客數量更是驟減,由於演藝人員在邊境遭綁架的新聞時有所見,形成莫大安全隱憂,使得今年上半年中國遊客人數降低 34%。准此,揭示了泰國觀光經濟對於單一市場的高度依賴與其所潛藏的脆弱性,泰國政府因此展開對中東及東南亞旅客市場的拓展,以分散風險與危機。
為了提振觀光產業,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披猜.春哈瓦吉拉 (Pichai Chunhavajira)於 2025 年 8 月 18 日公布「TouristDigiPay」試點計畫,外國旅客可將數位資產兌換為泰銖,並以電子支付管道在泰國境內消費。這項試點計畫的前身為 2024 年底時任總理貝東丹.欽那瓦(Phaethongthan Chinnawat)提出的「普吉沙盒」概念,試想讓遊客能直接使用比特幣在普吉島消費,以銜接全球加密貨幣熱潮的新商機。儘管試驗階段仍在初期,泰國政府已積極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期望帶來更便利的旅遊體驗、同時促進金融創新。
除了嘉惠觀光客、創造更便利的消費方式外,泰國政府也希望經由 TouristDigiPay 計畫拓展不同領域的觀光客,包含日益增長的加密資產持有者、以及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族群等,不僅可帶動更多資金流入、強化整體經濟,也展現泰國致力於成為「區域數位金融樞紐」的決心和前瞻性。
TouristDigiPay 計畫的運作與限制
(一)運作模式
TouristDigipay 計畫將於 2025 年第四季展開為期 18 個月的監管沙盒試行,由泰國財政部、證交會(SEC)和反洗錢辦公室(AMLO)等跨部門支持推動。計畫的運作流程為,外國旅客(僅開放短期停留者使用)首先必須分別在受泰國 SEC 監管的數位資產交易所和受泰國中央銀行(BOT)監管的電子交易服務商開設帳戶。過程需要完成嚴格的「認識你的客戶」(KYC)及「客戶盡職調查」(CDD)審核,並通過反洗錢(AML)檢查,以符合 AMLO 的規範。
開戶完成後,旅客即可將其持有的數位資產轉入電子錢包,並經由交易所管道將數位資產匯兌為泰銖法幣,再將兌換所得的泰銖轉入遊客的電子錢包。泰國央行正積極跟電子支付業者合作,開發外籍遊客專屬的「旅客錢包」(Tourist Wallet),初期將開發加密貨幣和泰銖間轉換的電子支付為主、未來將串連海外發行的金融卡、信用卡。
接著,遊客可直接以電子錢包中的儲值額,使用「PromptPay」進行 QR Code 掃描電子支付。PromptPay 在泰國當地的應用非常多元,只要支援 QR Code 或電子錢包收款的商家都可使用,使用場景從街頭小吃到高級餐廳,與當地民眾的消費方式並無二致;綜合以上,TouristDigipay 計畫的整體流程強調「不經由非法定貨幣支付」。數位資產不會直接用於消費,而是先兌換成泰銖、再使用受央行監管的電子錢包支付。而商家最終也僅會收到電子錢包結算的泰銖,不會接觸到任何加密貨幣,以減少過程中的風險。
(二)相關限制
為了避免金融犯罪和非法資金流動的風險,泰國當局對 TouristDigiPay 加諸了部分限制:
1. 設定消費上限,對於有刷卡機的大型商家,每位旅客每月消費上限 50 萬泰銖;對於小型零售商,每位旅客每月消費上限 5 萬泰銖。
2. 任何被反洗錢辦公室(AMLO)列為高風險的產業或場所,不可使用 TouristDigiPay 交易,阻斷了加密資產項非法經濟流動的可能性。
3. 禁止遊客從「旅客錢包」的餘額中直接提領現金,餘額只能在關閉帳戶時一次性提領(以加密貨幣形式),從根本上切斷旅客錢包淪為非法資金轉移渠道的機率。
優勢與挑戰
(一)優勢
首先,TouristDigiPay 計畫讓持有加密資產的遊客能直接以數位資產換取泰銖消費,省去兌換現金或支付信用卡手續費的麻煩,將提升遊客在泰國消費的便利度與意願。泰國官方估計,試辦計畫將使每位遊客額外增加 10% 的消費支出,預計帶來約 1,750 億泰銖的經濟成長。在遊客人數成長受限的情況下,透過提高人均消費來彌補旅遊收入缺口是一大優勢。同時,試辦計畫瞄準的對象是加密貨幣持有者群體,將有助泰國塑造「加密友善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形象,也搶得了其在東南亞的區域先發優勢,彰顯泰國於金融科技面向的領先地位。
再者,TouristDigiPay 計畫的真正潛力在於高度的普惠性。經由使用泰國普及的 PromptPay,所有參與計畫的商家無需額外投資設備或改變收款習慣,就能提供支付服務,參與技術門檻低廉。並且 TouristDigiPay 可即時結算款項,相比傳統外國信用卡需支付手續費和結算週期較長的痛點,當地店家不只可節省手續費成本、亦能及時取得現金流。准此,這樣的模式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成長,也能快速擴展至全國各地,實現更均衡的經濟利益分配。
此外,參與 TouristDigiPay 計畫的泰國當地數位資產交易所和電子錢包服務商可從新的業務中獲益。根據數據預計,2025 年即使只有 5% 的旅遊收入透過該計畫流轉,年度交易額也將超過 30 億美元,規模十分可觀。這將為泰國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新的績效成長點和合作機會。長期看來,TouristDigiPay 計畫也將為泰國數位支付和區塊鏈產業吸引更多關注,推進本土加密交易所、錢包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二)挑戰
第一,TouristDigiPay 計畫涉及加密交易所與電子錢包平台的系統對接,技術架構複雜。因此,如何確保匯兌流程跟支付系統的穩定,尤其能應對旺季的大量交易,可說是十足的考驗。另外,加密資產的交易和儲存本身就存在系統性的安全風險,參與機構需具備成熟的風控與網路安全措施,方能降低技術故障或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二,TouristDigiPay 計畫中的 KYC 流程跟數位錢包操作較為繁瑣,對於只在泰國短暫停留的遊客來說,必須花時間驗證身份、熟悉應用,可能使其對計畫望之卻步。若整體使用不夠友善、直觀,試辦計畫的真實使用率恐怕會低於預期;另方面而言,加密市場的行情波動也可能影響遊客的使用意願,資產大跌時持有者消費意願低、資產大漲時又可能傾向持幣而非兌換,整體變數較大。
第三,反洗錢合規可謂 TouristDigiPay 計畫成敗的關鍵。雖然泰國政府加諸了嚴密的規範跟監管,但不排除犯罪者鑽取漏洞以規避監控。據此,執法與監管機關必須在沙盒期間密切監測可疑活動、、並及時完善規則。若出現洗錢等非法金流事件,可能引發監管收緊、甚至有叫停試辦的風險,因此如何在便利跟安全間取得平衡,也是計畫持續推進的困難點。
最後,TouristDigiPay 作為試點項目,高度依賴監管政策的支持和豁免。在 18 個月沙盒期內,泰國政局或政策環境的變化都可能影響計畫走向。若監理機關評估風險過高、或結果未達預期,也可能面臨中途調整政策或提前取消試點的風險。因此,參與企業跟使用者都肩負著一定的不確定性,也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業界評價
TouristDigiPay 試辦計畫一公佈,便引發業界的廣泛關注。整體評價認為,這項舉措開創了旅遊與金融科技融合的新領域,展現出泰國政府在後疫情時代振興旅遊業的決心與創意。
首先,金融科技業界專家大多對計畫樂觀其成。數位資產交易所 Bitkub Online 執行長 Atthakrit Chimplapibul 認為,全球數位資產持有者超過 5.6 億人,泰國是首批採用數位資產旅遊的國家之一,可以吸引資本、並透過旅遊業促進經濟發展。亦有業界人士認為,TouristDigiPay 運用當地普及率高的電支系統,在成熟基礎上疊加新功能,實施成本低而潛在回報高;再者,泰國數個電子錢包巨頭已開始和加密交易平臺對接技術、開發新功能,再加上監管部門經由沙盒積累經驗,有助帶動區塊鏈支付基礎設施、並讓未來的數位支付政策更臻完善。若成功的話,不只可鞏固泰國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可以為本土創業者吸引更多國際創投關注。
其次,分析師評估,若 TouristDigiPay 計畫實施順利,可能推使加密貨幣旅遊消費額增加 10% 至 15%,進而影響整體觀光經濟。同時,計畫也有望拓展泰國旅客的客源版圖,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加密貨幣持有遊客,並有助增強泰國旅遊業韌性、創造新賣點;然而,部分觀光業者對於實際落地仍有疑慮。泰國旅遊業理事會副主席 Bhummikitti Ruktaengam 描述,監管機關對細節的說明不足、相關配套措施也並不完善,可能使旅遊業者難以配合。
最後,媒體則普遍認可TouristDigiPay的試行,認為泰國觀光結構的重振需要新的解決方案,而這項計畫的嘗試讓泰國成為先行者。舉凡香港媒體《China Daily》亞洲版即評論,認為泰國政府此舉在提供創新旅遊選項的同時,也揭示促進數位資產應用在影響實體經濟的政策方向。
未來展望
綜合以上,倘若 TouristDigiPay 在為期 18 個月的沙盒測試中取得成功,其服務範圍可能將擴大,甚至發展成具有國際參考價值的模型。如泰國央行曾表示,未來可能把旅客錢包直接串連海外信用卡/金融卡,便可能發展成一個多功能的國際旅客支付路徑,將進一步提升泰國觀光產業的便利性跟競爭力。整體看來,泰國政府在此試行計畫中展現出的開放態度、務實策略和嚴謹監管,不僅將為旅遊業注入新活水,也有望吸引更多相關產業落戶,近一步鞏固其在東南亞地區數位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
同場加映:不丹
今(2025)年5月,位於喜馬拉雅山區內陸的不丹王國(the Kingdom of Bhutan),聯合幣安支付(Binance Pay)及當地數位銀行DK Bank,成為首個推動國家級加密旅遊支付系統的國家。旅客可用加密資產支付近乎全方位的旅費,系統整合機票、簽證、旅行社、飯店和零售通路,就連小型路邊攤也能接受數位支付。系統標榜提供旅客流暢、安全又彈性的全程支付服務,支援逾 100種加密貨幣(含括BNB、BTC、USDC等),手續費低廉,且透過加密交易、雙重驗證和即時確認等方式確保交易安全。
不丹旅遊局局長 Damcho Rinzi n描述,這項支付方案的推行不僅是創新應用的展現,也讓小型商家有機會參與觀光經濟發展,實現真正的紅利共享。隨著加密貨幣旅遊支付系統躍上人們的視野,或許在未來也將會有更多國家嘗試推行、並且整體建構愈發完整,邁入無卡、無現金的新興旅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