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 MarkReadFintech

Share this post

打造金融生態圈:BaaS 讓銀行融入生活

www.markreadfintech.com
趨勢分析

打造金融生態圈:BaaS 讓銀行融入生活

Mark Lin
Jul 15, 2022
Share this post

打造金融生態圈:BaaS 讓銀行融入生活

www.markreadfintech.com

銀行即服務(Banking-as-a-Service, BaaS)是一種銀行透過API 串接的方式,將金融爐物融入合作夥伴的場景當中,藉此提供服務給消費者。銀行透過和某電商的API 直接串接,將數位金融商品直接整合入某電商的平台銷售給顧客,這是目前蠻常用的方法。

崛起因素

商家希望藉由提供金融服務來改善顧客體驗、帶動消費金額,但若商家要獲得政府許可銀行執照,不僅須增加巨額的資本要求,而且更嚴重的是必須遵守有關防制洗錢、金融商品、銀行保密和存款保護等嚴格的金融規範。因此選擇和持有執照的銀行合作,避免投入太多資源做不熟悉的事。

而持有執照的銀行也希望透過某些非銀行通路創造更多顧客,將數位金融產品直接整合入商家的平台銷售給顧客,因而出現了此種BaaS模式。

商業模式

BaaS 是一種可以為銀行、合作夥伴、用戶帶來多贏的開放API模式。

就銀行而言,在合作夥伴的平台上推銷金融產品及服務,可以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和降低營銷成本,不但可向合作夥伴收取費用,更可藉此拓展現有客群,把產品和服務加快推入市場。


就合作夥伴而言,和銀行合作能使客戶在夥伴平台上直接完成交易,享受更暢通無阻的消費體驗,不但提升現有客戶的滿意度,更可以吸納新客戶。通過上架銀行產品,議價能力較高的合作夥伴更可考慮向銀行收取轉介費。

就用戶而言,在購物的同時獲得有關的銀行產品和服務,不需切換平台,能直接在單一平台上一鍵完成付款或加購相關的金融產品,步驟簡單省時。此外,網站能根據客戶的消費足跡向客戶推銷的客製化產品、服務,使推廣內容更貼合客戶需求。

國外成功案例

銀行即服務在國外已是相當普遍的策略,渣打銀行的 BaaS 平台Nexus 就是一個經典案例。 Nexus 於2020年推出,與電子商務、社交媒體和乘車公司等數位平台和生態系統合作,允許夥伴向客戶提供與渣打銀行共同創建、但以自己的品牌推廣的貸款、信用卡和儲蓄帳戶等金融產品。

借助Nexus 平台,渣打銀行成功與印尼領先的美容和個人護理電子商務平台Sociolla 合作,使Sociolla 提供如儲蓄帳戶、貸款和信用卡等金融產品。通過提供銀行服務作為附加價值,Sociolla 可以在其生態系統中提供用戶更方便、更舒適的線上購買體驗。

台灣發展近況

國泰金推出「CaaS 生態圈服務平台」,統合國泰各子公司數位化服務,範疇包含壽險、銀行、產險等不限單一金融業種,讓指標性、中小或新創企業等所有合作夥伴,皆能有相同機會接觸到國泰金控最完整的金融服務與資源。在過去曾與異業合作夥伴推出許多創新商業模式,例如蝦米貸、高速公路碰撞險等。

國泰未來更希望能將CaaS 平台,作為異業合作與商業洽談的主要入口,解決過往商談過程零散且複雜等痛點,更以數位化形式應對疫情帶來的改變,期望協助所有企業合作夥伴再創新商機。

發展困境

要成功做到銀行即服務(BaaS),前提是開放銀行的核心:客戶資料共享,也就是將原本就屬於銀行用戶的,個人資料與交易資料使用權還給個人,由用戶自己決定是否同意將自己的資料,分享給任何一家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服務業者,讓它們可以運用這些資料,為顧客提供更加客製化、個人化的金融服務。

目前在開放銀行這部分步調仍較緩慢,最主要的原因為,由於資料涉及銀行最寶貴的金融數據資產,因此銀行會有開放的疑慮。再者,銀行必須將自身的客戶資料,與其他業者共享,而當出現資料外洩等爭議時,責任要由銀行來負責,因此銀行需承擔此種壓力。

馬克碎念

BaaS的運行,將銀行的商品整合在合作夥伴的服務流程中,目的是為了提升顧客體驗。然而,隨著 BaaS 的普及和接受度的提高,也連動著金融科技的創新與發展。

實際上,BaaS 的出現並沒有改變銀行的結構,只是將產品融入在民眾的生活當中,主動讓客戶看見適合的商品,進而產生黏著度。銀行跟電商、社群網站等合作,以便於接觸更多潛在消費者,用戶在使用這些平台時,就會看見貸款、信用卡、帳戶申請等銀行服務,吸引用戶來使用這些服務,形成多贏局面、帶來無限商機。

Thanks for reading 馬克解讀金融科技 | MarkReadFintech! Subscribe for free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Share this post

打造金融生態圈:BaaS 讓銀行融入生活

www.markreadfintech.com
Comments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Mark Lin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