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Ether.fi Cash 值得關注?
在傳統金融世界裡,我們被迫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要嘛把錢存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要嘛拿去消費享受生活。但是 Ether.fi Cash 打破了這個二選一的困境,創造出全球首張真正意義上的「邊花邊賺」信用卡。當你在 7-11 買咖啡、在餐廳用餐、或是線上購物時,抵押在平台上的資產不但持續為你賺取年化約 10% 的收益,刷卡還能獲得高達 3% 的現金回饋。
這個概念的突破性在於它完全顛覆了傳統信用卡的商業模式。一般信用卡公司透過循環利息和商家手續費來獲利,而 Ether.fi Cash 則是讓人們參與到 DeFi 生態系統的收益分享中。資產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化地參與流動性挖礦和借貸協議,產生的收益或許還足以支付消費的支出,還能讓財富持續成長。
這張卡的申請門檻極低。沒有年費、不需要質押代幣、不用複雜的財力證明,只要五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並立即取得虛擬卡。對於習慣使用 Apple Pay 或 LINE Pay 的台灣用戶來說,這張卡可以無縫整合到大家現有的支付習慣中,完全不需要改變生活方式。
與傳統信用卡相比,Ether.fi Cash 的優勢更加明顯。一般信用卡的現金回饋頂多 1-2%,而且通常有各種限制和門檻。海外刷卡還要額外支付 1.5% 的手續費,讓出國旅遊的成本居高不下。但 Ether.fi Cash 不但提供 3% 的無上限現金回饋(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止),總體使用成本還比傳統信用卡更低,真正做到了「用得越多、賺得越多」。
最重要的是,這張卡維持了加密貨幣「自託管」的核心精神。資產始終在用戶的控制之下。同時,透明的區塊鏈技術讓每一筆交易都可以被驗證和追蹤,提供了傳統金融體系無法匹敵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Ether.fi Cash 不只是一張信用卡,它代表著金融科技的下一個演進階段。在 Web3 和 DeFi 逐漸成熟的今天,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在享受現代生活便利性的同時,也能參與到這個即將重塑全球金融體系的創新浪潮中。如果你對加密貨幣有基本認識,並且願意擁抱新的理財方式,那麼 Ether.fi Cash 絕對值得深入了解和嘗試。
申請篇:5分鐘完成開卡
在開始申請之前,需要準備的文件非常簡單。身分證是唯一的必需品,建議使用台灣身分證,因為這是最容易通過 KYC 驗證的選項。如果手邊有護照也可以使用,但是身分證的驗證速度通常更快。
申請的第一步是前往 Ether.fi 官網進行註冊。需要提供基本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生日、地址等資訊。填寫時請務必確保所有資料都與身分證完全一致,任何不符都可能導致後續的 KYC 驗證失敗。特別要留意的是地址格式,建議使用英文地址,這樣在國際驗證系統中的通過率會更高。
完成基本資料填寫後,系統會引導進入 KYC 身分驗證流程。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確保你能順利取得信用卡的關鍵步驟。需要上傳身分證件的正反面照片,並且進行人臉辨識驗證。在拍攝證件照片時,請確保光線充足、四個角落都清楚可見、沒有反光或模糊的情況。人臉辨識的部分需要你對著鏡頭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眨眼或轉頭,這是為了確認你是真人而非照片。
整個 KYC 驗證過程通常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一旦驗證通過,就會立即收到虛擬卡資訊,包括卡號、有效期限和 CVV 安全碼。就可以馬上開始使用這張卡進行線上購物或綁定到各種支付工具中,未來Ether.fi Cash也承諾會有實體卡的產品,需要等待一下。
在台灣最實用的功能就是將虛擬卡綁定到 Apple Pay 或 LINE Pay 中。Apple Pay 的綁定過程非常簡單,只要開啟 Wallet App,點選新增信用卡,在輸入虛擬卡資訊後,Apple 會要求需要輸入驗證碼,這時候記得改成用 email 收取驗證碼,而且驗證碼信蠻常會進入垃圾信箱。
LINE Pay 的綁定流程也類似。一旦綁定成功,就可以在所有支援 Apple Pay 或 LINE Pay 的商家(需要商家使用的金流服務商接受國外信用卡)使用 Ether.fi Cash,包括便利商店、餐廳、甚至是計程車。
都完成後,建議下載 Ether.fi 的手機 App,這樣就能隨時查看卡片狀態、交易記錄和帳戶餘額,即時掌握所有與 Ether.fi Cash 相關的資訊,為接下來的入金和使用做好準備。
入金篇:最省錢的 USDC 充值攻略
拿到虛擬卡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入金。對於剛接觸 Ether.fi Cash 的用戶來說,如何以最低成本將 USDC 轉入帳戶可能是最令人困惑的環節。不過別擔心,只要選對方法,不但能省下大筆手續費,還能在幾分鐘內完成整個入金流程。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入金方式,各有其優缺點。第一種是透過中心化交易所,特別是像是 Binance、Coinbase、OKX、Kraken和 Bybit等等的 Base 鏈轉帳 USDC 功能,這是大多數用戶的首選方案。使用中心化交易所轉帳的最大優勢是簡單方便,像是 Binance 手續費固定為 0.22 USDC,無論轉出多少金額都是這個價格。相比之下,如果使用以太坊主網轉帳,光是 Gas 費就可能高達 40-50 USDC,這對小額入金來說完全不划算。
第二種方式是連結個人的自託管錢包,如 MetaMask、Coinbase Wallet 或其他 Web3 錢包。這種方法的手續費更低,通常不到 0.01 USDC,而且完全符合去中心化的精神。然而,對於不熟悉 DeFi 操作的用戶來說,這種方法可能稍微複雜一些,需要對區塊鏈轉帳有基本的理解。也有人會先把一大筆 USDC 先轉進去 Coinbase Wallet 裡面,這個錢包的 USDC 本身就官方提供有約 4.7% 的收益,等有需要再轉入Ether.fi Cash 來使用。
對於大多數台灣用戶來說,如果金額不大,使用中心化交易所的 Base 鏈入金方案就可以了。如果是使用幣安進行 Base 鏈轉帳。首先,進入提幣頁面,選擇 USDC 作為提幣幣種,網路選擇 Base,然後輸入 Ether.fi Cash 提供的入金地址。這個地址可以在 Ether.fi App 的儲值頁面找到,請務必仔細核對每一個字,否則轉錯是很難再拿回來的。
在填寫轉帳金額時,建議先進行小額測試,比如轉入 10-20 USDC 確認流程正確。一旦確認第一筆轉帳成功到帳,就可以放心地進行更大金額的轉帳。值得注意的是,Ether.fi Cash 對於入金金額沒有最低限制,但考慮到 0.22 USDC 的固定手續費,建議單次入金至少 50 USDC 以上,這樣手續費佔比才會相對合理。
雖然 Base 鏈的交易速度很快,但偶爾會因為網路擁塞而稍有延遲。一般來說,可以在區塊鏈瀏覽器上追蹤交易狀態,只要看到交易確認數達到要求,資金就會自動顯示在 Ether.fi Cash 帳戶中。
完成第一次入金後,就正式進入了 Ether.fi Cash 的生態系統。可以開始體驗這張革命性信用卡帶來的所有便利和收益,真正實現「邊花邊賺」的理財新模式。
使用篇:台灣實測刷卡體驗
經過數週的測試,餐廳用餐是一個表現優異的場景。無論是連鎖餐廳如麥當勞、星巴克,還是一般的小餐館與飲料店,只要支援感應式支付的地方幾乎都能使用。特別是在信義區、東區這些商圈,使用 Apple Pay 結帳時,其實店員根本不會知道你使用的是加密貨幣信用卡,整個過程與一般信用卡完全相同。
各大電商平台如 momo、PChome、蝦皮目前測試是無法使用的,這些購物平台不接受國外信用卡進行扣款。但一些國外的網站如 Amazon、Netflix 都能順利付款。對經常需要訂閱國外服務或購買海外商品的用戶來說特別有價值,因為可以省下台灣信用卡 1.5% 的海外交易手續費。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一些較老舊的刷卡機或者網路連接不穩定的店家偶爾會出現交易失敗的情況。另外,一些需要預先授權大額度的場景,如租車或酒店押金,可能需要額外的處理時間或無法使用。
關於匯率,Ether.fi Cash 使用的是即時國際匯率,但確實會有約 1% 的匯率磨損。這個成本主要來自於 USDC 與新台幣之間的轉換過程。雖然看起來是額外成本,但考慮到獲得的 3% 現金回饋,實際上仍然是划算的。而且相比傳統信用卡的海外交易手續費,這個成本實際上更低。
Ether.fi Cash 提供兩種截然不同的支付模式,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靈活運用。Borrow Mode 借貸模式的功能可以像使用傳統信用卡一樣先消費後付款。這種模式特別適合大額消費,比如購買電子產品、繳交學費或房租等。當使用借貸模式時,系統會自動計算的抵押率,確保不會觸及清算線。
Direct Pay 直接支付模式則更像是金融卡的體驗,每次消費都會即時從帳戶扣款。這種模式適合日常小額消費,如買咖啡、搭車、購買日用品等。直接支付的好處是不會產生借貸利息,而且可以精確控制支出,避免過度消費。
在實際使用中, Borrow Mode 的蠻讓人印象深刻。想像一下,當刷卡買了一台新筆電,不但獲得了 3% 的現金回饋,抵押的資產還在持續產生約 10% 收益(稍後的理財篇會提到),這些收益甚至可能足以支付消費的金額。有種「用別人的錢買東西,自己的錢還在賺錢」的概念。
關於手續費的透明度,Ether.fi Cash 做得相當不錯。每次交易都會產生 1% 的平台手續費,加上前面提到的約 1% 匯率成本,總體使用成本約為 2%。相比傳統信用卡在使用時的各種費用,Ether.fi Cash 的成本結構實際上更加透明和合理,而且刷海外服務或產品會更有優勢。
Ether.fi Cash 最大的價值不只是在於節省成本或賺取回饋,而是它代表的一種全新的金錢管理方式。每一筆消費都可以是投資的一部分,每一次付款都是參與 DeFi 生態的機會。
回饋篇:3% 現金回饋完整攻略
Ether.fi Cash 目前的 3% 現金回饋是這張卡最吸引人的特色之一,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回饋機制背後其實有許多值得深入了解的細節。與傳統信用卡不同,Ether.fi Cash 的回饋不是以現金或點數的形式發放,而是透過 SCR 代幣即時回饋到帳戶中。這種創新的回饋方式不但能讓用戶夠立即獲得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參與到整個 DeFi 生態系統的價值創造過程中。
使用 Ether.fi Cash 進行消費時,系統會自動計算 3% 的回饋金額,並立即將等值的 SCR 代幣存入帳戶。比如說,當花費 100 USDC 購買商品時,會立即收到價值 3 USDC 的 SCR 代幣。這種即時回饋的體驗遠比傳統信用卡需要等待月結才能獲得回饋來得令人滿意。
SCR 代幣的處理策略是決定實際收益的關鍵因素。由於 SCR 是一種加密貨幣,它的價值會隨著市場波動而變化。對於風險承受度較低的用戶來說,最穩健的策略是收到 SCR 後立即將其轉換為 USDC 或其他穩定幣。這樣可以避免代幣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確保回饋收益不會因為市場變化而縮水。
在 Ether.fi 的平台上,可以輕鬆地將 SCR 代幣轉換為 USDC,只需要進入資產管理(Vault)頁面,然後在畫面中點擊轉換按鈕(Convert)即可。整個轉換過程通常在幾分鐘內完成,而且手續費相對較低。
如果對 SCR 代幣的長期價值有信心,也可以選擇持有這些代幣。作為 Ether.fi 生態系統的原生代幣,SCR 的價值與平台的發展密切相關。隨著更多用戶加入和功能完善,SCR 代幣可能會有不錯的升值潛力。不過這種策略需要承擔額外的投資風險,建議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
計算實際回饋率時,雖然名義上是 3% 回饋(活動結束後最低等級會員為 2%),但扣除約 2% 的使用成本(1% 平台手續費加 1% 匯率成本),淨回饋率約為 1%。這個數字雖然看起來不如 3% 那麼吸引人,但在加密貨幣信用卡領域仍然是非常競爭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抵押資產還在持續產生約 10% 的年化收益,這是傳統信用卡完全無法提供的額外收益。
Ether.fi Cash 的會員等級制度為長期用戶提供了額外的激勵。通過持續使用信用卡,用戶可以累積積分並升級會員等級,從 Core 級別開始,逐步升級到 Luxe、Pinnacle,最終達到 VIP 級別。每個等級都有不同的權益和回饋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等級會員可能享有長期的 3% 回饋率,即使在優惠期結束後也能維持這個水準。
理財篇:讓錢為你工作
Ether.fi Cash 最革命性的功能不只是支付,而是它重新定義了我們對「閒置資金」的理解。在傳統金融體系中,錢要嘛放在銀行賺取微薄利息,要嘛投資在各種金融商品中,但很少能做到既保持流動性又持續產生收益。Ether.fi 的 Vault 金庫功能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讓每一分錢都能在保持隨時可用的同時,持續創造價值。
Vault 金庫的核心是 LiquidUSD,這是一個提供年化約 10% 收益的流動性池。當用戶將 USDC 存入 Vault 時(選擇 Earn Mode),資金會自動參與到各種 DeFi 協議中,包括借貸、流動性挖礦、以及收益農場等活動。這些協議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化運作,不需要有任何專業知識就能參與到原本只有大型機構才能接觸的投資機會。最重要的是,資金隨時可以提取,完全不會影響日常的支付需求。
這種資產的靈活運用是 Ether.fi Cash 最大的創新點。可以將大部分 USDC 存入 Vault 賺取約 10% 的年化收益,同時保持隨時可以用於信用卡支付的能力(使用LiquidUSD直接消費)。值得注意的是 存入USDC 會取得是等值的 LiquidUSD 而不是一樣數目的 LiquidUSD,這兩個不是1:1的比例。
而當使用 Borrow Mode 進行消費時,Vault 的資產作為抵押品,可以借錢消費,而抵押的資產繼續產生收益。這意味著可以同時享受消費的便利和投資的收益,真正做到「魚與熊掌兼得」。
除了基礎的 Vault 收益,Ether.fi 近期還提供了雙池挖礦的機會,總獎池高達 60 萬 ETHFI 代幣。分為存款挖礦和消費挖礦兩個部分。存款挖礦讓用戶單純透過在 Vault 中存錢就能獲得額外的 ETHFI 代幣獎勵,而消費挖礦則是根據信用卡消費額度給予相應的獎勵。這種雙軌制的獎勵機制使得無論是存錢還是花錢都能獲得額外收益。
質押機會為更積極的投資者提供了額外的收益來源。ETHFI 代幣不只是獎勵,它還代表著 Ether.fi 協議的治理權和收益分享權。當你獲得 ETHFI 代幣後,可以選擇質押這些代幣來獲得更高的收益。質押的 ETHFI 代幣會參與到協議的治理決策中,同時還能獲得協議產生的手續費分成。這讓用戶不只是產品的使用者,更成為了生態系統的共同擁有者。
然而,任何投資都伴隨著風險,DeFi 領域更是如此。流動性挖礦中最需要注意的是無常損失的風險,當你提供流動性到自動做市商池子時,如果代幣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會面臨資產價值的損失。雖然 Ether.fi 的大部分策略都是針對穩定幣設計,風險相對較低。
使用 Borrow Mode 時的清算風險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當抵押品價值下降到清算線以下時,系統會自動清算部分抵押品來償還債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將抵押率控制在 50-60% 左右,留出充足的安全邊際。
Ether.fi Cash 的理財功能實際上為提供了一個完整的 DeFi 入門體驗。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智能合約操作,不需要理解各種協議的技術細節,只需要透過簡單的存款和消費動作,就能參與到整個 DeFi 生態系統中。這種降低門檻的設計讓更多普通用戶能夠享受到 DeFi 帶來的金融創新紅利,真正實現了「人人都是 DeFi 玩家」的願景。
Ether.fi Cash 的獨特價值
Ether.fi Cash 成功地將 DeFi 的複雜技術包裝成簡單易用的金融產品。不需要理解智能合約的運作原理,不需要學習複雜的區塊鏈操作,只需要像使用傳統信用卡一樣簡單地刷卡消費,就能自動參與到各種 DeFi 協議中獲得收益。這種技術抽象化的成功,讓 DeFi 真正走向了大眾化,為普通用戶打開了通往 Web3 金融世界的大門。
從市場地位來看,Ether.fi Cash 在台灣乃至整個亞洲地區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它是第一張真正意義上將 DeFi 收益與日常支付無縫整合的信用卡。在傳統金融機構還在觀望區塊鏈技術的時候,Ether.fi Cash 已經為用戶提供了實用且高效的解決方案,證明了加密貨幣支付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最後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前往 ether.fi 申請,2025/07/31 前還有刷卡3%的回饋喔!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經驗分享,加密貨幣投資存在風險,請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