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WeeklyDigest #QRcode #一百七十七
本週最重要的消息就屬TW QR Code ,包括街口支付、全支付與悠遊卡等等幾家市占率高的電支業者都已經加入,對於市占率高的業者來說,會願意共享通路,除了可以更近一步擴大市場外,對於自己可以串起的電子錢包生態圈應該也有準備了,未來有機會看到更多元的支付環境。
除了台灣國內的支付消息外,跨國消費付款也是各家業者的必爭之地,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銀行共同宣布,與日本最大行動支付業者PayPay攜手,透過「HIVEX跨境支付合作平台」,提供台灣民眾在日本境外支付的體驗。對於支付業者來說,透過這樣的合作方式,是最快擴張使用場景的方法。
另外的,原本積極佈局加密資產與相關服務的Visa 與MasterCard都宣告要終止幣安金融卡,當然這跟幣安在6 月起遭美國SEC起訴後,歐洲業務也連連碰壁,黯然退出荷蘭、賽普勒斯、比利時和奧地利等市場。而兩大支付巨頭此時的動作為幣安進軍主流市場造成重大打擊,將讓幣安孤立於傳統金融之外。
最後是對新創比較有利的消息,證交所董事會通過進一步鬆綁「臺灣創新板」發行面及交易面等六大規定,主要亮點在刪除申請上市資本額條件、調整改列一般板的集保規定,以及再降合格投資人資格條件等。
更多相關重要的新聞內容,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大家有什麼想法或意見,也可以告訴馬克。
電支跨機構平台新增購物功能,統一支付體驗即將到來
#電支跨機構整合
【1】從2021年9月開始,金管會已核准財金公司運作的「電支跨機構平台」,涵蓋轉帳、繳稅及繳費等功能。今年8月2日,此平台新增「購物」功能,讓民眾能以電子支付帳戶綁定的信用卡進行付款,並預計於今年第三季有專營電子支付機構逐步提供此項服務。
未來,商家只需展示統一的「TW QR Code」,消費者則可以使用任何電子支付帳戶付款,包含街口支付、全支付等。這次的更新降低了民眾與商家的複雜度,避免了之前眾多不同的QR Code與多家支付機構的繁瑣流程,而且隨著國際連計劃退出市場,將有九家電支業者加入此平台。
-
TBCASoft跨境支付進軍台灣,臺日行動支付逐步整合
#台日行動支付合作
【2】TBCASoft的跨境支付平臺Hivex將於第4季在台灣上線,首波合作的對象包括日本的PayPay和臺灣的街口支付、全支付、玉山銀行等電子支付業者。一旦獲得金管會同意,臺灣消費者在日本旅遊時,可以透過相對應的支付App,掃描PayPay商家的QR Code,實現跨境非現金交易,且無需支付1.5%的海外交易手續費。
Hivex平臺採用專利的QR Code Bridging技術,協助行動支付業者擴大跨境商家的覆蓋率。街口支付表示,一旦第4季上線後,用戶只需掃描日本商家的PayPay付款QR code即可完成交易,看好未來臺灣人赴日旅遊的支付商機。
-
中信銀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擴大合作銀行
#QRCode提款
【3】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擴大QR Code跨行提款合作,與凱基商業銀行與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客戶聯手。民眾只需掃描ATM顯示的QR Code,即可無卡提領現鈔,方便又快速。
中信銀行自2016年推出無卡提款服務,QR Code提款成長迅速,今年前7月已達150萬筆,增長超過5成。因應此趨勢,中信銀行擴大與各大銀行合作,藉API串聯提供更廣泛的無卡提款服務。
-
香港金管局推動DLT技術與數位貨幣監管優化
#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4】香港金管局計劃為數位港元與穩定幣設定「監管框架」,並探討分散式帳本技術(DLT)在銀行存款代幣化的應用。而金管局表示,這些發展不會受到數位港元研究的影響,兩者會獨立進行。另外,HashKey Group 董事長肖風於《香港加密金融夏季論壇》上指出,STO(證券型代幣發行)在連結加密金融與實體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也提到穩定幣在實體與數位經濟間的轉換作用。
香港逐步完善數位貨幣及DLT監管,不僅會有助於金融創新,也將帶動整體金融科技的進步。這項消息確實對金融從業人員和學生有重大意義,顯示了金融科技在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