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WeeklyDigest #國際發展 #一百六十九
本週加密貨幣的新聞相對比較活躍,歐洲各國正在積極探索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英國已經明確了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的監管規範,意大利銀行正在進行CBDC的試點項目,瑞士國家銀行也計劃推出批發CBDC的試點。
在亞洲地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的「Project Guardian」項目吸引了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參與,包括施羅德和日本金融廳。此外,香港過去對加密貨幣不友善的滙豐銀行,也開放客戶交易比特幣和以太坊的ETF,並且有加密貨幣公司正關注香港的政策,認為香港將會成為亞洲發展代表。
這些新聞報導顯示,全球各地的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應用,並且正在制定相應的監管規範。這對於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一時間,對於有金融背景的加密貨幣人才也逐漸出現短缺,某些區域的監管機構相對於金融科技業者,更加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加密貨幣領域,但機構卻缺乏中高階的人才去從事相對應的職務需求。
馬克認為台灣的發展真的比較讓人擔憂一點,以我們過去亞洲常比較的日本、韓國、香港與新加坡,在制度上都較為成熟,而這點除了會衝擊產業外,相關人才培育也是一個問題,得須加緊腳步才行。
第三季上雲規範大鬆綁,跨產業委外作業規範同步放寬
#Cloud
【1】金管會6/27宣布,保險局及證券期貨局將參考銀行局的委外作業辦法修正,預計今年第三季同步公布放寬金融上雲的規範。銀行局在2023年3月已宣布將修訂2019年版的「金融機構作業委託他人處理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辦法」,主要放寬銀行上雲的規範,並強化金融機構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簡化委外申請程序及文件。
此次修正的重點包括建立以風險為基礎的委外管理架構,調整跨境委外及雲端委外申請範圍,並建立完整的委外作業申報機制。金管會主秘蔡福隆提醒,由於金融三業的產業特性不同,對上雲規範仍會參考各產業特性而有所差異,對銀行重大性消費金融業務資訊系統的境外委外規範,就不一定能完全適用到其他兩個產業,會有所調整。
-
集保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上線
#開放金融
【2】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宣布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服務正式上線,首批上線的開放證券公開資料查詢新服務包括元大、台新、兆豐、華南永昌、玉山、元富、凱基、宏遠、新光及富邦等10家證券業者,透過財金公司開放API平台,分享開放資訊予合作的金融科技服務業者,如三竹資訊、精誠資訊及嘉實資訊等。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期待開放證券政策能為金融消費者、證券、期貨及投信投顧業者,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創造三贏的局面。開放證券服務,預期可加深證券期貨業與金融科技業的合作,開發更多以往未觸及的客戶群,提升雙方的業務經營效益,並創造更多富有創意、多元的加值應用,為未來金融科技拓展全新的航道。
-
國際FIDO聯盟Q3全球推出ID文件身分認證
#FIDO
【3】FIDO聯盟的Document Authenticity ID文件身份認證預計2023年第三季在全球推出,台灣金融機構需加快步伐。目前台灣已有134家業者導入「金融FIDO」,然而,其採用的技術僅為「十分一般」,金融科技業者建議應提升到「『使用者』身份認證」的高強度技術標準。FIDO聯盟的ID文件身份認證將是一種可以補強的新作法。
FIDO機制可以導入「無須輸入帳號密碼」的身分驗證新技術,取代不再安全的傳統密碼驗證方式,避開被駭客攻擊和破解的危機。台灣已推動「金融FIDO」逾2年,今年4月金管會公布「金融機構辦理快速身分識別機制安全控管作業指引」,將FIDO機制帶入泛金融產業,發展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
-
比特幣現貨ETF再戰,五大機構聯手重新遞交申請
#加密貨幣
【4】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退回比特幣現貨ETF申請後,富達(Fidelity)、Invesco(景順)、VanEck、21Share(與方舟合作)和WisdomTree已經迅速重新遞交了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文件。原先的申請被退回的原因是申請文件不夠完善,未符合SEC要求的防止欺詐和市場操縱行為的標準。然而,這些機構已經在更新資料後再次提交申請,並在申請文件中新增「Coinbase交易所將為擬議的基金提供市場數據監控服務」的細節,以更好地防止SEC擔憂的市場操縱行為。
儘管SEC退回了比特幣現貨ETF的申請,但比特幣價格仍然保持強勁,顯示市場情緒並未轉為看跌。此外,Coinbase也準備為其他擬議的基金發行人,包括貝萊德、Valkyrie和Bitwise提供類似的市場數據監控服務。這些動作顯示,儘管面臨挑戰,但各大機構對比特幣現貨ETF的前景仍抱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