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WeeklyDigest #可可債 #一百五十五
雖然不太想每週都提到類似的事件,不過近期AI 發展速度有點快,還是快速更新一下。首先Google Bard 開放測試,ChatGPT則是支援外掛,可使用外部服務搜尋即時資訊。微軟在搜索引擎 Bing 與瀏覽器 Edge 中,更新了圖像生成功能,Canva 推出自動生成設計模板、文字內容,Adobe推出 「Firefly」,可用自然語言生成素材。
本週另一件大事就是瀕臨倒下的瑞士信貸被瑞銀集團宣布將以30億瑞郎收購,最高風險級債券AT1被監管機構歸零,震驚市場的投資者。AT1屬於CoCo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的一種,主要由銀行發行,又稱「應急可轉債」,源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歐洲,是一種可計入銀行監管資本的次順位債券。
一般來說為了阻止系統性風險,都是先接管問題銀行,銀行股票價值歸零,接著才是註銷AT1債券,但這次瑞士當局沒有接管瑞信,直接推動合併,主要是擔心接管恐引發信心危機及系統性風險,且瑞信的投資人可能有股票質借,若股價價值歸零,恐牽動股市及之後的金融問題,所以只好直接跳過普通股,先由AT1投資人承受損失。
有相關金融業者則表示,瑞信AT1發行規則中有約定,當金融主管機關有特殊考量或特別情境時,是可以直接註銷AT1債,即在AT1發行條件中有明訂,只是大家當時未意識到可能發生目前這種情況。
金管會也統計截至今年二月底,除了5家國銀的77名財管客戶踩雷瑞信AT1債、共16億元,還有6家券商替103名客戶透過複委託投資到瑞信AT1債、共2.1億元。這些都是專業投資人,直接被註銷成壁紙真的有點可憐,大家也要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配置,不要有大到不能倒的迷思了。
金管會曝3大監理範圍、NFT可能歸數位部管理。
#監管
【1】行政院在參考國外監管狀況後,確定將由金管會納管虛擬資產,並負責監理交易平台秩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證實,金管會將負責「加密貨幣」的監管,並
以支付和交易為主,初步的監理範圍包括客戶和平台資產分離、商品上下架審查、及投資人保護 等三大內容。
目前比較可能的做法傾向採取階段性監理強度 。首先,由業界自律規範先行,而金管會則會同時蒐集國際趨勢,研議未來法規走向,最終,再針對虛擬資產監管設立專法, 而NFT涉及作為電子簽章憑證使用,因此將由數位部管理,至於其他NFT應用還需進一步討論。
-
玉山銀行也開始運用ChatGPT協助KYC開戶調查。
#ChatGPT
【2】玉山金控科技長張智星近日在一場活動中透露,目前玉山內部已經開始採用ChatGPT幫助他們處理客戶開戶的KYC的調查,包括負面新聞整理和摘要等,幫助他們從新聞內容找出開戶顧客有無負面行為或記錄,經過一段時間測試,發現效果不錯,甚至未來,玉山Chatbot聊天機器人也將接上ChatGPT,不再自行發展。
考慮到金融業對於資安有嚴格要求,玉山最後是透過微軟訂閱方案來使用ChatGPT,而不是直接採用OpenAI官方ChatGPT。目前玉山是微軟ChatGPT方案採用的前幾家臺灣企業之一,也是臺灣金融業第一家。
-
透過聊天室就能轉幣,Telegram 錢包機器人正式納入 USDT。
#Telegram
【3】繼去年納入的比特幣和 TON 之後,即時通訊軟體 Telegram 的用戶如今也能夠在聊天室內互相傳送泰達幣(Tether,USDT)。根據 3/22的公告,USDT 現已被納入到 Telegram 的錢包機器人 @wallet 中, 用戶可以在聊天室內購買、兌換和 P2P 交易 USDT,整個流程就跟發送簡訊、傳照片一樣簡單。
把 USDT 納入到錢包機器人中,也證明是 Telegram 加密貨幣服務的重要發展。Telegram 的加密貨幣之旅可追溯回 2019 年發起的 Open Network(TON)區塊鏈項目,但最終因為公司與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陷入法律拉鋸戰,因此不得不終止 TON 項目。
-
Coinbase遭SEC調查,質押與錢包服務恐涉證券。
#Coinbase
【4】美國證交會 (SEC) 向 Coinbase 發出威爾斯通知,警告該交易所可能違犯美國證券法。SEC 指涉的產品包括:Coinbase Earn、Coinbase Prime 和 Coinbase Wallet 。
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表示,兩年前,SEC 詳細審查了 Coinbase 業務,並批准了 Coinbase 上市。Coinbase 已解釋了資產上市流程,並包括 57 處關於質押的參考資料。 Coinbase 運行嚴格的資產審查流程,並拒絕了超過 90% 的提出申請上市的資產。Coinbase 執行長表示,過去多次向 SEC 提出註冊申請,要求指導與意見,但都沒有得到回饋。